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2年03月14日 > 总第527期 > A2 > 新闻内容
推动更多金融资源精准配置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发布时间:2022年03月1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记者 孙金霞

【农村金融时报】

——访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银行业协会秘书长刘峰

今年全国两会上,“双碳”目标成为关注的热点之一。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加强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修复,处理好发展和减排关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离不开绿色金融的发展。近日,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银行业协会秘书长刘峰接受本报记者访谈时表示,我国商业银行在服务实体经济支持绿色转型过程中成效显著,截至2021年年末,国内21家主要银行绿色信贷余额达15.1万亿元,占其各项贷款的10.6%。在他看来,中国银行业协会作为行业自律组织,将一如既往地发挥行业影响力,从五个面引领银行业支持绿色金融快速发展。

在发挥行业平台纽带作用,搭建交流平台方面,刘峰表示,将引领银行业加强自身组织体系建设和机制建设,提升绿色金融服务能力和水平,带动更多生产要素和资源投向绿色低碳领域,推动绿色金融可持续协调发展。

在参与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第一阶段会议,探索银行业金融机构投资生物多样性潜力方面。刘峰表示,去年10月,中国银行业协会牵头,36家中资银行业金融机构、24家外资银行及国际组织共同发表《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共同宣示》,推动银行业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加大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支持力度,更好地建设生态友好型银行。

“这是我国首次由行业协会发起和倡议的银行业重要国际规则。”刘峰说。

在有序推动绿色银行评价工作方面。刘峰表示,中国银协在银保监会指导下,进一步加强对绿色银行的评价和考核,持续提升绿色银行评价工作透明度,鼓励银行机构建立绿色信贷流程体系,开展绿色信贷制度创新,加大绿色信贷资源配置,提升融资项目的社会、环境及合规风险意识,引领银行业绿色转型发展。加强绿色银行评价结果的应用,更好发挥信贷投向导向作用,推进信贷资产结构绿色转型。

在深入开展绿色金融课题研究方面。刘峰表示,去年,中国银行业协会发起设立了中国银行业支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专家工作组。今年,中国银协将充分发挥绿色信贷专业委员会和专家工作组双引擎作用,引领银行业积极响应国家战略,组织成员单位和行业专家围绕银行业推进绿色金融发展,实现“双碳”目标等方面开展广泛调研和深入研究。

在深化国际合作,促进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刘峰表示,中国银协将借鉴国际良好实践,帮助银行提升海外投融资项目管理能力与环境社会风险防控能力,扩大交流国内外绿色金融业务发展的良好实践和案例,组织开展相关培训,助力银行业绿色金融人才队伍建设。

与此同时,中国银协还关注银行业金融机构在推动普惠金融发展中的创新做法。刘峰表示,去年中国银协联合21世纪金融研究院面向全国银行业组织开展了“中国银行业普惠金融案例(2021)”征集活动,总结了金融机构在普惠金融中的典型经验,挖掘了最具代表性、可供行业借鉴参考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在加大稳健的货币政策实施力度方面指出: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引导资金更多流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扩大普惠金融覆盖面。推动金融机构降低实际贷款利率、减少收费,让广大市场主体切身感受到融资便利度提升、综合融资成本实实在在下降。

对此,刘峰表示,普惠金融发展进入新阶段,银行业要全面理解、准确把握《实施意见》的要义,推动更多金融资源精准高效配置到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具体有五种做法。

对于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增量、扩面、降本、提质。刘峰表示,银行业金融机构要深化机制建设,释放“敢贷愿贷”的积极性、提升“能贷会贷”的能力。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做活存量金融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优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地区、产业、行业分布结构。要丰富供给手段,持续创新符合小微企业全方位、全生命周期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加强首贷、信用贷、中长期贷款支持。加大对小微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知识产权运用和“专精特新”发展的金融支持力度,进一步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大力发展创业投资、供应链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在拓展经济发展空间、促进创业创新、保持就业稳定、稳固民生基础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针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支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这一问题。刘峰表示,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加大对脱贫地区县域产业发展的资金支持,做好过渡期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工作,持续强化对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信贷投放。满足“三农”重点领域信贷需求,创新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小农户专属金融产品,合理增加与需求相匹配的首贷、信用贷。支持发展与农村产业相适应的农业供应链金融。加强农民工基础金融服务,强化对进城农民就业创业与安家落户的金融支持。大力支持国家粮食安全、现代种业等关键领域,推动提高农业生产及抗风险能力。提升乡村综合金融服务水平,满足广大农村居民生产消费升级需求。同时,要发挥政府、银行、保险、担保等多方力量,在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完善风险缓释分担机制方面凝聚合力,为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提供全方位、综合化的金融支持。

谈到如何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为老年人提供安全便捷的金融服务。刘峰表示,金融机构要充分考虑老年人多样化金融服务需求,在产品体系、服务能力、风险管控等方面改进完善,稳妥创新适老化投资理财产品,丰富完善各类商业养老保险产品,引导老年人融入数字生活,跨越“数字鸿沟”。同时,呼吁社会各方加大对老年人普惠金融服务重要性的认识,加大资源要素倾斜力度,共同助力激发“银发经济”“老龄产业”,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新动能。

关于深化科技赋能,加快推进数字普惠金融全面发展。刘峰表示,面对奔涌的数字经济浪潮,要充分发挥大数据优势,整合数据资源,充分发挥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综合运用数字技术提高营销获客、运营管理和风险控制的精准度,为普惠金融群体提供更有弹性、更有稳定预期的金融产品。同时要加强数据安全和信息保护,优化征信体系建设,健全数字普惠金融监管体系,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而对于厚植负责任金融理念,依法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刘峰表示,金融机构要贯彻负责任金融理念,全力维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和金融秩序,通过联合多方力量加强宣传和舆论引导,不断提升金融消费者的金融素养和风险防范能力。建立健全金融消费者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探索数据信息和隐私保护新路径,提升实时监督、披露违法违规行为等各方面能力,使普惠金融健康持久发展。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