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2年03月07日 > 总第526期 > B3 > 新闻内容
漳浦农商银行 为乡村振兴注入“绿色”动能
发布时间:2022年03月0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记者 郑长灵 通讯员 裴兆雪

【农村金融时报】

为助推实现“双碳”目标,福建漳浦农商银行依托县域绿色资源禀赋,创新绿色信贷模式、信贷产品和服务体系,致力“点绿成金”,助力漳浦县绘就“生态美、产业绿、百姓富”美好画卷。截至目前,漳浦农商银行发放绿色信贷10.58亿元。

深化银政合作

点亮富美“村居图”

“你们的资金支持太重要了,现在我们村环境好了,农民收入也稳定了。”旧镇镇后垅村经济合作社负责人幸福的笑容洋溢在脸上。

旧镇镇后垅村是漳浦县第一个被列入具有重要保护价值的中国传统村落,有“秀才村”的美称,也是省政府“千村整治”示范村。

2021年,漳浦农商银行向后垅村经济合作社发放100万元“福村贷”,支持该村复耕复垦和旧村改造,同时以党建共建深化融合的宽度和广度,通过上门送金融知识、优化金融服务、协助村务管理等融入后垅村建设。

如今,后垅村复耕复垦9亩地,村里一部分建筑屋顶装上太阳能发电设备。另外,该村以“中国传统古村落”——“秀才村”为名片,逐步推进“秀才村+农家乐+民宿产业”繁荣发展,带动村经济发展和村民致富。

据悉,漳浦农商银行支持乡村建设的金融举措受到县政府高度重视与支持,在2022年全县农村工作会议上就要求各乡(镇、场)党委用好“福村贷”“乡居贷”等金融产品,建好富美文明新农村。

该行下阶段还将推出“裸房贷”“农村住房按揭贷款”等专项产品推动农村裸房整治,支持危房改造、平改坡和新建住房等,助力县域“绿富美”乡村建设。截至目前,该行已经发放支持“美丽乡村建设”贷款2779.15万元。

“1+N”金融模式

推动共绿共富发展

在数控化智能型温室里,沙漠玫瑰、空气凤梨、虎皮兰等植物生机勃勃。

“这一番好景象,多亏农商银行的支持,基地建设得以持续,有机会带动更多人增收。” 福建扬基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漳浦农商银行金融助理到扬基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基地进行调查。

据悉,该企业是集组培育苗、苗木种植、工程绿化和中药材种植加工为一体的农业龙头公司,是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示范企业、福建省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通过“企业+农户、企业带村庄”的模式,带动村民发展新兴农业科技技术,每年带动当地农民增收超千元。

自2014年以来,漳浦农商银行持续给予该公司信贷支持,去年,该行更是以农业设施和农村土地经营权为抵押物为该公司办理“无还本续贷业务”,缓解公司还款压力,确保公司正常经营。

一直以来,漳浦农商银行推行 “1+N”金融服务模式,即“帮扶一个主体 致富一方村民”,有针对性地重点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促使这些发展起来的农业龙头新型主体带动更多农民致富。截至目前,该行涉农贷款余额74.89亿元,惠及农户、农企5.61万余户。

助力高新产业

促进低碳循环发展

“这些病死畜禽被我们处理后,还能变成有机肥,卖给农户作为肥料。” 漳州市众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所说的是该公司第六代全自动一体化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设备。去年,因非洲猪瘟影响,需要处理的病死猪大规模增加,急需资金增设设备。漳浦农商银行400万元信贷支持解了公司燃眉之急。

漳州市众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漳浦县唯一一家由政府指定的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中心,通过无害化处理“变废为宝”,将残渣转化为有机肥售卖,一年多增收100多万元,下游农户有机肥还田,年固碳1380吨。

据了解,漳浦农商银行针对高新绿色产业科技含量较高,项目投资大,建设周期长,风险相对较大的情况,推出专项信贷产品,构建批量银担合作机制,全力支持高新绿色产业发展,目前,该行支持高新绿色产业已达1.88亿元。

下阶段,漳浦农商银行将继续深耕绿色金融,在资源配置上对绿色农业、绿色能源、绿色生态等项目倾斜,加快构建以绿色为主题的多元化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助力乡村振兴驶向绿色车道。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