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韦秋莹 通讯员 莫勇洁
【农村金融时报】
近年来,广西岑溪农商银行聚焦零售业务战略转型,坚持“做小、做散、做微”的发展理念,从业务产品、营销技能、客户维护、管理框架、绩效考核等多个维度进行改革,为乡村振兴勾勒出清晰的路线图。
据悉,该行在全辖范围内启动个人零售业务综合营销,由4名党委班子“挂帅”,召开6次动员培训会,制定8份个人零售业务营销考核方案,196名党员先锋冲在前,在262个便民服务点全覆盖宣传动员,同时,全行300名员工进村入户开展金融服务对接工作。从去年9月至年末,该行已精准对接158个村委社区,2300多户种养殖户和个体工商户。
党建引领
重拾与群众的鱼水情
日前,在广西岑溪市糯垌镇村村委办公室,岑溪农商银行董事长韦煜清主持了一场针对当地村民的金融产品宣讲会,前来参加会议的几十名群众提出好多问题。当听到利率最低可达3.85%且不需要抵押物,凭夫妻双方信用就能申请到额度最高达50万元贷款时,现场立即有农户要求办理相关业务。
“只有深入农村,才能了解客户,才能知道市场在哪里。”韦煜清说。
据韦煜清介绍,为发挥出农信社人缘地缘优势,岑溪农商银行以创新理念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党员先锋率先开启进村入户,走群众路线,为群众多办实事。
同时,该行党委班子坚持每周带队进村入户走访,各机关挂点人员每周不少于3天到挂点支行督导助力营销,各支行确保每天有人外出走访营销。
截至2021年末,该行已成功加入290个村委社区的微信群,与近9万名村民取得微信联系,真正做到串百家门、知百家情、办百家事,走出一条接地气的个人零售业务拓展道路。
减费让利
普惠金融润泽乡村沃土
“农商银行提高贷款额度,还降低利率,这下发展农业生产不愁没有资金了。”每到一个村,村民们对岑溪农商银行利农惠民的信贷政策都赞不绝口。
为更好满足农民发展生产的融资需求,加大对“三农”支持力度,岑溪农商银行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农民发展生产普遍存在的无抵押物、贷款额度低、贷款期限短、农作物生产周期长等问题,及时制定一系列惠民措施。
例如,该行推出信用贷款额度提高到50万元,信用贷款利率降低至4.5%,贷款随借随还,循环使用,贷款期限延长至3年等措施。
岑溪市马路镇善村的林大哥就是岑溪农商银行利好政策下的受益者。
据了解,林大哥选择村里非常适合三黄鸡养殖的山坡,搭建了几个鸡舍,并养殖三黄鸡1万只。
岑溪农商银行信贷员在走访宣传助力乡村振兴政策时,了解到林大哥急需资金周转购买鸡饲料及扩大养殖规模,及时为他办理了信用贷款30万元。
在当地,像林大哥一样得到农商银行普惠金融支持发展产业的农户还有很多。从去年10月到12月,该行发放个人贷款户数3875户,贷款金额5.999亿元,直接降低客户融资成本551万元。
科技赋能
按下数字金融“加速键”
为进一步改善农村地区非现金支付环境,布局广覆盖多层次的收单体系,岑溪农商银行大力推广集微信、支付宝、云闪付等多种支付方式为一体的“农信易扫”聚合二维码支付产品,帮助商户实现非现金结算。
截至2021年末,该行在全辖拓展“农信易扫”商户1.2万户,涵盖全市衣食住行、娱教医养等各个领域,累计交易1447.38万笔,累计交易金额35.63亿元,累计投入1千多万元搭建全市银医系统,为老百姓看病结算提供高效渠道。
“点多面广”一直是农信社根植“三农”的突出优势,该行不断提高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的可得性,依托25个营业网点,构建集264个便民服务点,24个离行自助服务区,160台自助设备为一体的金融服务网络,在查询、取现、支付结算、补贴领取、代缴医保、贷款咨询等方面打通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去年,该行便民服务点累计办理41.16万笔业务,累计交易金额4.3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