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爱静
【农村金融时报】
日前,温州银保监分局联合温州市委组织部、市科技局、瓯海区政府以及试点银行发布“科创指数”融资新模式。
为建立与科技创新需求相适应的专业化金融服务体系,早在去年7月,温州银保监分局就联合温州市科技局、财政局等部门,召开金融支持创新发展实验平台建设工作推进会,以“3+3”(3个市级部门+3个区政府)合作模式,以中国眼谷、温州国家大学科技园、温州城市数字科创园3个高能级科创园区为首批试点,联合共建金融支持创新发展实验平台,联动“政、银、保、担、投”五方资源,为金融支持创新发展提供“温州经验”。
温州银保监分局针对科技企业因“轻资产、高风险”导致的融资难题,联合开发“科创指数”评价体系,从创新能力、创新产出、创新融合3个方面10项指标,综合评价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并根据企业“科创指数”得分授予相应的信用贷款额度,打通了从“科技资产”到信用资本、再到信贷资金的转化通道。
在发布会上,浙江农信辖内瓯海农商银行向瓯海区科技型企业整体授信“科创指数贷20亿元。
据了解,“科创指数贷”依托温州银保监分局牵头编制的“科创指数”对科技型企业进行具体赋分。为促进“科技资产”向“信用资本”转化,该行建立了与“科创指数”相适应的风险准入模型,针对试点园区可批量测算预授信额度。
瓯海农商银行、农行温州分行、华夏银行温州分行等试点银行机构,积极拓宽“科创指数”应用场景,创新“科创指数贷”产品,已向97户企业发放“科创指数贷”超1亿元。
下一步,温州银保监分局将联合市科技局,探索搭建全市科技企业“科创指数”数据库,并在前期部分科创园区试点基础上,逐步向全市推广应用“科创指数”融资模式,提升科技企业融资可得性和便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