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2年02月21日 > 总第524期 > A1 > 新闻内容
春节期间不涨反跌引关注
猪价 何时迎来拐点
发布时间:2022年02月2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记者 田耿文 《证券日报》见习记者 任世碧

【农村金融时报】

春节期间,猪价不但没有迎来预期中的上涨,反而持续低迷下跌,甚至有的地方生猪价每斤已“破6入5”。中国养猪网数据显示,2月15日,内蒙古生猪外三元和内三元的价格分别是11.9元/公斤和11.57元/公斤,新疆生猪外三元和内三元的价格分别是10.6元/公斤和11元/公斤。

另外,据农业农村部监测, 2月15日,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为19.96元/公斤,而就在春节前夕的1月30日,这一价格为22.08元/公斤,降幅近10%。

猪肉价格走势直接关乎老百姓的“菜篮子”,同时也是影响CPI的重要因素。猪肉价格持续下跌,再加上终端消费市场疲软,部分规模养殖场已出现亏损、现金流压力等经营困境,养殖场户积极性受到打击,在一定程度上将影响未来的猪肉供给和肉价稳定。

作为与现货市场密切关联的期货市场,生猪期货有何表现?猪价拐点何时到来?记者就此采访了多方机构和专业人士,以期探寻到答案。

多地启动

猪肉临时收储工作

2月8日,国家发改委表示,全国平均猪粮比已进入过度下跌二级预警区间。发改委将会同有关部门视情况启动猪肉储备收储工作,并指导地方按规定开展收储工作。

在此背景下,为促进虎年猪价稳定,四川省发改委等部门已决定,向21个市州下达共计上万吨猪肉收储任务。同时还发出通知,要求金融机构不应对养殖企业抽贷、限贷,以确保养殖业正常运转。

记者从四川相关部门了解,从去年4月中旬至今,四川生猪养殖端已连续10个月出现亏损。

“原指望春节肉价能涨上来,结果春节过后还在继续下跌,这不太正常。”四川一位规模养殖户负责人说,早知如此,还不如春节前将育肥猪抛售,至少还可以把饲料钱省下来。

“去年下半年,受猪价持续走低影响,很多消费者提前灌制香肠、熏制腊肉,等于把春节的消费需求提前释放了。”四川省畜牧业协会相关负责人解释,春节前后,疫情进一步降低了猪肉的消费端需求。

2月10日,湖北省发改委消息称,湖北已启动新一轮省级猪肉临时收储,预计2月中下旬完成收储工作。此次省级冻猪肉临时储备计划1300吨,对保持湖北全省猪肉产品稳定供应、防范猪肉价格大起大落将发挥积极作用。

1天后,宁夏回族自治区发改委发布消息,全区猪粮比价进入过度下跌一级预警区间。全区将启动猪肉临时储备收储,建议养殖场(户)科学安排生产经营决策,将生猪产能保持在合理水平。

“虽然收储预期给市场带来一丝安慰,但相对生猪供应量,收储量还是较小,更多是对市场信心的提振,难以改变生猪‘供大于求’的局面。猪价难有较强上涨,或延续低位震荡,预计短期猪价在11-14元/公斤之间震荡。”华融融达期货生猪研究员史香迎告诉记者。

生猪期现双跌

A股猪肉板块上扬

猪价下跌不仅出现在现货市场,在生猪期货市场,同样遭遇下跌行情。

春节过后,受生猪现货价格急剧下跌影响,生猪期货LH2203合约偏弱运行,创出上市以来新低,2月15日收跌12585元/吨;LH2205、LH2209合约在“猪周期”拐点将至的预期下,仍有一定支撑;2月15日,LH2205、LH2209合约分别收跌14175元/吨、17090元/吨,生猪期货整体呈现“近弱远强”的运行格局。

史香迎分析认为,春节后生猪“期现双跌”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市场猪源供应充足。能繁母猪是衡量生猪产能的重要指标,只要能繁母猪没有大幅下降,生猪市场供应就有保障。上半年能繁母猪存栏量持续上行,二季度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相当于正常保有量(4100万头)111%的水平,同时考虑到最近几个月新生仔猪数量并未明显下降,今年上半年市场猪源供应充足。二是春节过后猪肉鲜销需求明显下降。2月属传统消费淡季,白条猪交易市场走货量明显下降,疲软的需求难以承接巨大的供应量,猪价承压下跌。

从生猪板块上市企业的销售收入来看,受生猪价格持续下跌,今年1月,部分上市企业销售收入也出现普遍下降的状况。

目前,随着各大“上市猪企”陆续发布2021年度业绩预告,2021年全行业亏损几成定局。据同花顺数据显示,截至目前,28家猪肉板块上市公司披露了2021年年度业绩预告,仅巨星农牧、得利斯、广弘控股等3家公司业绩预喜,多数猪企则陷入亏损态势。

与生猪期现货市场双双下跌有所不同的是,股市方面,春节长假后截至2月16日,猪肉板块却表现亮眼,其整体上涨3.56%,跑赢上证指数(期间累计上涨3.11%)。其中,新五丰期间累计涨幅居首,达到19.82%,巨星农牧、金新农、京基智农、广弘控股、天域生态、东瑞股份、正虹科技等7只概念股期间累计涨幅均逾10%,表现强势。

私募排排网基金经理助理刘寸心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方面,政策支撑下,猪价继续下行的空间非常有限,随着猪粮比已经进入到了二级预警区间,目前已经触发国家收储行为;另一方面,猪肉价格由市场供需来决定。猪价已经较长时间处于下跌趋势中,导致养殖热情下降,随着生猪出栏量和能繁母猪逐步下降,猪肉供需关系有望发生改变。基于此,近期猪肉板块行情上涨。”

猪价拐点或将到来

猪周期拐点何时到来,是养殖户及投资者共同关心的问题。

结合多个机构的观点,记者梳理发现,目前的行业共识是今年上半年在低价影响下,能繁母猪将进入加速去化阶段,行情最早有望于年中开启反弹。

值得关注的是政策层面的支持力度日益增强。日前,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提出,健全生猪产业平稳有序发展长效机制,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将猪肉产能稳定在5500万吨左右,防止生产大起大落。

“我国大而散的生猪市场特点造成生猪价格呈现周期性波动,生产端不稳定且风险较大。”国泰君安高级研究员周小球表示,根据规划,将生猪产能稳定在5500万吨的年消费量附近,有利于价格平稳运行并逐渐回归成本定价的长逻辑,最终摆脱周期性波动的囚徒困境,实现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随着猪肉行业持续去产能,板块或迎来布局“窗口期”?

接受采访的相关机构普遍表示,随着节后进入传统消费淡季,生猪价格存在一定下行压力,但对猪肉股而言已进入左侧布局阶段。

国泰君安证券表示,本轮猪周期价格拐点预计在今年4月至6月。在一季度猪价较低背景下,生猪去产能有望加速。市场对猪周期反转的预期强化,催化近期的板块表现。

兴业证券也表示,当前猪周期自2018年5月开启以来至今已44个月,接近过去猪周期的典型长度,新一轮猪周期可能在今年第二季度开启。

“随着节后猪价大幅下跌,目前全行业再度进入普遍亏损阶段,而玉米等饲料价格表现相对坚挺,猪粮比实质上已经进入低于5:1的一级预警区间,各地收储已经或即将在2月中下旬展开。”机构分析认为,后期,如果猪价继续下跌,政策方面仍有加码的可能,第二轮、第三轮收储可能还会陆续出台,而随着猪价进一步跌至谷底导致产能去化加剧,以及收储持续提振信心,上半年猪价拐点或会提前到来。

“对于投资者来说,因为猪价直接决定了养猪利润,所以随着猪肉价格拐点的临近,猪肉板块已进入左侧布局阶段,看好猪价触底反弹推动猪肉板块盈利改善下的投资机会。”刘寸心表示。

“根据能繁母猪和仔猪存栏占比数据推测,今年上半年生猪出栏量仍会持续增加,下半年起开始小幅减少,但幅度有限,行业供过于求现象并未得到有效改变。”冬拓投资基金经理王春秀对记者表示,今年上半年生猪价格还会有一波下滑,下半年继续下滑但速度会放缓。当前生猪养殖产能去化缓慢叠加饲料成本高涨,但是相关股票较前期低点都有了50%以上的涨幅,建议投资者谨慎参与。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