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韦秋莹 通讯员 郑伟基 李观柳
【农村金融时报】
近年来,为切实满足老年客户的金融需求,广西苍梧农商银行开展一系列行动让“适老”金融服务提质增效。“贴合实际创新老龄金融服务,推出适合老年人养老的金融服务和产品,让老年人也能跨越‘数字鸿沟’,更好地共享信息化发展成果,不仅是市场发展的需要,也是银行未来发展的重要机遇。”该行党委书记、董事长朱显驹表示。
用心守护“银发族”
2020年11月5日,苍梧农商银行首家占地850平方,以“孝”文化为主旋律,以中老年客户为主要服务对象的“银发”主题支行开业,也是广西梧州辖内首家以老龄金融服务为主题的网点。
图为该行“红马甲”为老人普及金融知识
据悉,推出“银发金融”主题特色支行,是该行探索“孝义+金融+社区治理”新模式的有益尝试。通过无障碍轮椅通道,走进该主题支行网点,环顾四周,大厅设立了老年人服务专区,柜台设有“爱心窗口”,大屏上滚动播放着防诈骗的广告宣传片,便民箱中配置了老花镜、放大镜、针线包、应急必备药等物品。
据该支行行长陈素英介绍,该网点以老年人审美偏好装修设计,设有品质养老、健康驿站、利农商城等服务中老年人生活的专属区域,还设置了六堡茶区、休闲书报、活动沙龙等娱乐休闲的区域,并不定期组织开展古筝鉴赏、养生讲堂等系列服务活动,为中老年客户提供了交流平台。
截至2021年12月末,该支行共上门服务50多名老年客户,在网点开展了15次活动。目前,该支行客户总数15943户,40岁以上(包括40岁)客户数11478户,占比72%。
完善“一站式老年专属”金融服务
对于那些“愿意用但不太精通智能服务”的老年人来说,苍梧农商银行进一步完善相关金融服务体系和服务细节,提供有温度的金融服务让他们能够充分共享信息化发展成果。
该行承担了城乡大部分的社保发放、财政补贴、高龄补助等金融服务,有效解决了中老年客户的需求。多家网点柜台提供社保卡发放“一站式”网点服务,社保卡“现办即发”,提高了老年人社保卡办卡效率。
同时,该行以“一村(党建+金融共建村)、一品(特色产品)、一员(金融专员)、一基地(便民服务点)、一站(舞彩驿站)、一卡(社保卡)、一课(金融大讲堂)、一宝(易农宝)、一码(农信易扫收款码)”为抓手,不断完善金融服务站的建设,打造“基础金融不出村,综合金融不出镇”的服务体系。
此外,该行还建立了一支专门服务老年客群的“红马甲”队伍,针对行动不便的老年客户,利用班后、休业时间,带上挎包移动营销设备,上门入户办理社保卡激活、密码挂失、开立账户等贴心的金融业务,提升老年群体金融服务的便利性和获得感。截至2021年12月末,该行共发放社保卡49.32万张。
万名农信先锋进村
为进一步加大“适老化”服务的深度、广度和力度,苍梧农商银行以“党建共创金融普惠·助力乡村振兴”工程为发力点,扎实推进“万名金融村官进万村”,将“适老”服务从柜台延伸至老人身边。
面对农村金融知识匮乏、老年人对现代科技的适应力、掌控力、驾驭力缺乏的问题,该行金融村官不定期到农村、社区、园区、商圈等,开展金融大讲堂活动,通过知识宣讲、有奖问答、现场教学等形式,多维度宣讲个人金融信息、财产安全等金融知识,并针对老年人常见的非法金融活动加强宣传和提示,有效提升了老人们的金融安全意识和理财意识。
在金融大讲堂活动现场,该行金融村官还“一对一”贴心答疑、“手把手”耐心教学,指导老人们通过手机银行体验金融服务的便利,耐心引导村民使用手机银行、“桂盛市民云”、云闪付等便捷的支付手段,实现代收社保、电费等生活缴费以及签约代扣业务,助力中老年客户跨越“数字鸿沟”。
截至2021年12月末,该行累计举办1500余场金融大讲堂,参与员工5300人次,向3.2万群众普及金融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