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2年01月10日 > 总第520期 > A1 > 新闻内容
农业银行 助乡村振兴促村美民富
发布时间:2022年01月1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记者 孙金霞

【农村金融时报】

2021年,中国农业银行深入贯彻党中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决策部署,把服务乡村振兴作为全行经营工作重点,研究出台乡村振兴重点领域支持措施和服务方案,实施差异化金融服务政策,大力开展乡村振兴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用金融之笔绘就乡村振兴美丽画卷。

数据显示,截至11月末,农业银行县域贷款余额已超过6.1万亿元大关,比年初增长16%。

多方合力兴农

从“三江平原”粮食“十八连丰”到南国小镇顺德蝴蝶兰美丽怒放,从广西柳州螺蛳粉走俏全国到“中国乳都”呼和浩特奶业兴旺,从福建武夷红茶漂洋过海到云南金沙江畔林果飘香,从西藏林芝松茸搭上电商快车到浙江富春江畔新农人返乡成“创客”……一幅幅乡村振兴的美丽图景背后,都有着农业银行的金融担当。

2021年,农业银行在总行成立金融服务乡村振兴领导小组,总分支行均设立乡村振兴金融部,重点做好“衔接、稳粮、富村、融合”文章。

重庆秀山是农业银行总行定点帮扶县,如今已从脱贫县变为秀美之地。

“打造平马优质茶叶基地和茶旅融合景观带,平马300亩老茶叶基地已完成格式化整治,重新栽植茶叶新品种,重塑新风貌。”农总行派驻帮扶干部、秀山县洪安镇平马居委会第一书记董秀义每天都在记录村庄的发展。

一年来,农业银行派驻秀山定点帮扶干部在乡村振兴一线,立足当地实际,依托农行系统优势,积极协调资源,创新帮扶方式,助力农民增收致富。

不仅在秀山,2021年,农业银行在广东、湖北等多地开展金融人才“千人驻镇”“千人驻乡”计划,选派干部驻乡镇帮乡村,通过提供“融资+融智”服务,助推乡村振兴。

农业银行落实中央有关要求,出台专项政策,通过倾斜资源配置、创新金融产品、加大信贷投放、降低融资成本等举措,全力支持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发展。

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围绕服务粮食安全,农业银行聚焦种子和耕地两个关键,大力服务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同时携手科学技术部联合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强化对种业市场主体的金融供给,助力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

金融创新助农

为推动乡村振兴,农业银行强化金融创新,增加金融有效供给,助力乡村产业兴旺。

2021年,农业银行通过与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等部门以及省市县政府和涉农部门签署合作协议等方式,共同支持国家粮食安全、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行动等重点领域。

“从申请到贷款发放只用了短短几天,工作效率太高了。”2021年夏天,海南省琼中县某绿橙产销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顺利拿到由农业银行海南分行发放的60万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贷直通车”贷款。为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搭上信贷“快车”,农业银行联合农业农村部、农担公司,开展“信贷直通车”活动,助力“新主体”成长壮大。

与此同时,农业银行出台金融服务乡村产业发展行动方案,加强银政合作,选择一批农业产业集群、特色产业强县、农业产业强镇和特色产业专业村,创新优化农业全产业链金融服务模式,支持乡村产业发展壮大。

农业银行还不断创新、发展金融服务手段和工具,成功发行了国内首单“乡村振兴”主题小微企业贷款专项金融债券。

针对我国幅员辽阔、“三农”客户金融需求多样化差异化特征明显的实际,农业银行因地制宜加大乡村振兴产品创新力度,力求实现“三农”产品体系更丰富、产品品牌更响亮。

目前,农业银行已创新推出“三农”产品251项,基本实现乡村振兴每个重点领域都有相应的产品对接。

科技赋能强农

2021年以来,农业银行持续推进数字化转型,为“三农”金融服务插上科技“翅膀”。“惠农e贷”就是农业银行打造的一款明星产品,为广大农户提供无抵押、自助可循环的线上融资服务。

去年6月,福建武夷山,层峦耸翠,碧水丹山。武夷山市星村镇燕子窠中的武夷山首席岩茶厂负责人杨文春望着苍翠欲滴的茶山,露出喜悦之情。今年,他的茶厂生意很好。

“这么多年了,农行一直支持我、帮助我。今年,农行加大利率优惠,又为我节约了1.6万元的利息。”作为当地乡村振兴带头人,杨文春得到了农行“惠农e贷(武夷岩茶)”30万元的信贷支持。

截至2021年11月末,农业银行“惠农e贷”余额超5400亿元,两年增加逾3400亿元。

此外,农业银行大力开展线上供应链融资服务,创新推出“产业e贷”“小微e贷”等线上链式融资产品;参与国家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示范工程,全面推进智慧农业、智慧政务、智慧医疗等场景建设;创新开发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平台,推动惠农金融服务与乡村治理深度融合,已在近800个县上线,覆盖超10万个行政村。

新的一年,农业银行各级行将继续深化乡村振兴金融服务,为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源源不断贡献金融力量。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