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2年01月03日 > 总第519期 > B1 > 新闻内容
江西辖内农商银行 激活民宿产业“一池春水”
发布时间:2022年01月0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记者 郑长灵 通讯员 骆寒蕾

【农村金融时报】

“有了‘民宿贷’的支持,村里环境美了、游客多了,农产品也越来越好卖了,家门口不仅有景看、有活干,还有钱赚。”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区蓝田宋家村村民宋大姐高兴地说。

在过去几个月里,鹰潭市余江区蓝田宋家村俨然成为“网红村”。一片片随风起伏的稻浪、一幢幢错落有致的民居,还有感恩广场、村史馆、农具陈列馆,都吸引着大批游客前来“打卡”。

近年来,平定乡在蓝田宋家村实行“政府+农户”联合投资模式,大力开展民宿工程。由于民宿投资成本高、回报时间长,即便有当地政府承担部分资金投入,农户发展民宿产业的资金压力仍然很大。

为此,鹰潭农商银行在当地人民银行指导下,创新推出“以信用为主线、融入村民自治”的“民宿贷”授信模式。

“民宿贷”贷款期限最长5年、最高贷款额度可达50万元,由村委会、村小组干部、村民理事等构成信用筛选评定小组,对全体村民按户筛选,再由农商银行驻村金融干部对通过信用评级的农户展开上门服务,见房即授信。

截至目前,鹰潭农商银行在鹰潭市余江区发放“民宿贷”339万元,仅民宿一项就带动当地农户实现经营性收入150万元。

随着乡村旅游业发展,“小、特、精”的乡村民宿得到游客青睐,民宿产业迅速兴起。

位于江西省吉安市井冈山市大陇镇大陇村的井冈山陇上行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主营谷物、水果、中药材种植和销售、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及民宿业。

当下,公司采用“公司+农户”的运营模式,带动周边农户一起发展民宿业。

2020年8月,为进一步扩建民宿、餐厅和户外拓展等配套设施,公司急需资金投入。井冈山农商银行及时上门对接,仅用3天时间,就为该公司办理并发放了流动资金贷款100万元,助公司顺利完成民宿的全部扩建项目。

自疫情发生以来,江西辖内部分民宿经营遇冷,民宿经营者的资金周转压力徒增。

伍向阳是庐山风景名胜区的众多民宿经营者之一,他经营的庐山龙浩假日酒店,凭借幽静的环境、毗邻景点的优势深受游客喜爱。2019年夏末才对外开放的民宿,没经营多久就被新冠肺炎疫情按下了“暂停键”。

对伍向阳来说,房屋转让金、室内装修前期投入的费用尚未还清,98间客房空置成本、人员工资等日常费用,使其资金压力徒然增加。这让他一筹莫展。

庐山农商银行了解到他的困难后,通过市场调研、贷款调查,合理测算项目资金性缺口,为其发放了“百福·民宿贷”240万元,帮他渡过难关。

近两年来,江西辖内农商银行扶助民宿产业发展的事例数不胜数。为此,各农商银行还创新推出“文旅贷”“民宿贷”“农业产业振兴信贷通”等特色信贷产品,为农业观光、民宿、农家乐、休闲农庄等乡村旅游产业链上各类经营主体提供专业精准的金融支持,激活乡村旅游产业“一池春水”。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