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肖瑛 通讯员 周助青
【农村金融时报】
湖南是农业大省,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主战场。作为服务“三农”的主力军,2021年,农发行湖南省分行向三湘大地交出了一份亮眼的“助农”成绩单。
截至2021年11月末,该分行贷款余额3034.78亿元,较年初净增341.78亿元,增幅12.7%,高于全国农发行系统平均水平。2021年累计发放各类贷款685.62亿元,对公涉农贷款投放、净增、余额居全省金融同业首位。
农发行湖南省分行党委书记、行长黄进强表示,农发行湖南分行将继续坚持把服务乡村振兴,融入打造“三个高地”、践行“四新使命”、落实“五项要求”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融入县域经济发展全局,一体谋划、一体推进、一体落实,通过“政策性金融+创新驱动+科技赋能”思路,强化规划衔接、项目对接、融资辅导、模式创新等措施,持续加大资源投入力度,不断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在金融助力湖南乡村振兴中争当先锋主力。
扛稳粮食安全重任
农发行湖南省分行坚持把支持粮食全产业链发展作为全行重中之重。2021年,该分行大力支持“湖南粮安工程”,累放粮棉油贷款130.26亿元,支持企业收购粮食73.36亿斤,油脂2.7亿斤,收购市场份额保持在50%以上。
同时,为对接全省“优质粮油工程”,该分行加强与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省财政厅沟通协调,推动搭建粮食全产业链政银企合作平台,整合政银企三方优势,吸收聚合一批战略性、龙头型优质客户,推动粮食全产业链发展。
2021年11月16日,该分行还与省内18家知名粮油企业签订了《湖南省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政银企合作备忘录》,合力支持湖南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
此外,为了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农发行湖南省分行依托“园区+田园综合体+产业联合体”等运作模式,累放产业园区建设贷款187亿元,累放农业产业贷款32亿元。
农发行湖南省分行以拓展运用“园区+土地流转”等信贷模式,累放农地贷款84亿元,支持建设高标准农田120万亩,全力支持粮食生产提质增效;累放14.51亿元贷款,支持现代种业和农业科技等“卡脖子”技术攻坚;累放32.6亿元贷款,支持山河智能等企业,支持涉农高端科技装备制造业发展。
探索乡村振兴模式
为了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农发行湖南省分行主动对接湖南“十四五”发展规划、国家级省级重点项目和乡村振兴融资需求,突出抓两头、带中间,全力打造政策性金融创新服务乡村振兴的“湖南样本”。2021年1-11月,农发行湖南省分行累计投放乡村振兴衔接贷款322.27亿元,贷款余额1265.23亿元,投放、余额继续保持全省金融同业前列。
一方面,湖南省分行在全省金融系统率先成立乡村振兴处,对全省14个乡村振兴示范县,出台“二十条”创新措施。同时,该分行对全省13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出台“十条”特惠措施,派驻“第一书记”,重点对口帮扶,提升金融服务质效,构建创新服务乡村振兴新格局。截至目前,该分行在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县和重点帮扶县的贷款增速均超过全行平均水平,已获总行批复,成为农发行系统第二家在全域开展省级政策性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实验示范的分行。
另一方面,湖南省分行进一步加大对易地扶贫搬迁的后续扶持、特色产业、饮水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提升等重点项目和领域支持。向全省40个脱贫县投放各项贷款131.14亿元,余额672.33亿元,较年初增加87.11亿元,贷款平均增速14.88%,高于全行各项贷款平均增速2.19个百分点。
其中,该分行向全省13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投放贷款39.85亿元,贷款余额202.76亿元,较年初增加27.89亿元、增速15.95%,高于40个脱贫县各项贷款增速1.07个百分点。
持续擦亮支农品牌
一年来,农发行湖南省分行紧紧围绕湖南省“六大强农”行动、“五好”园区建设、农业农村“百千万”工程升级版、农业优势特色千亿产业全产业链发展等领域,聚焦“粮安、扶贫、水利、支农、带乡、绿色”等重点领域发展,加大支农力度,持续擦亮“粮食银行”“农地银行”“水利银行”“绿色银行”“种子银行”品牌。
2021年,该分行累放长江大保护贷款212.31亿元,其中投放水利建设贷款86.59亿元;累放改善人居环境贷款80.65亿元,大力支持绿色发展项目建设;累放城乡一体化贷款135.34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40.98%;支持全省普惠口径小微企业223家,余额12.5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