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李新艳 通讯员 林丰柏
【农村金融时报】
吉林梨树县地处松辽平原腹地,位于世界“三大黑土带”和“黄金玉米带”上,是全国闻名的产粮大县和黑土地集中连片区,耕地面积达400多万亩。
近年来,梨树县大胆尝试、不断改进,逐渐形成了以秸秆覆盖还田免耕栽培技术为核心的黑土地保护性耕作技术,被称为“梨树模式”。
而这些“亮眼成绩”离不开邮储银行梨树县支行的支持。近年来,该支行不断为采取“梨树模式”种植的农户提供资金帮助,助推梨树县农业现代化的步履愈来愈坚实。
“梨树模式”升级提质
在梨树凤凰山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各种大型现代化农机具摆满了库房。该合作社理事长韩凤香表示,2021年是个丰收年,玉米总产量达到了1200万斤。
据悉,该合作社于2010年3月份成立,目前拥有农机具68台套,社员158名,常年用工72人。
韩凤香表示,合作社的不断发展壮大离不开邮储银行梨树县支行的帮扶。从2016年的贷款100万元,到现在的260万元,合作社的土地经营面积也从200多公顷发展到了现在的1200多公顷。
邮储银行梨树县支行行长赵宏表示,近年来,该支行一直根植黑土地,致力于服务“三农”。2021年以来,该支行投放6400余万元贷款,为客户提供配套的农资、农机、农技免费服务,电商、寄递服务,以及监测庄稼长势天气预测的智能服务,还参与梨树县和中国农业大学合作创建现代生产单元,为8家合作社提供1180万元贷款支援,建成了7个现代生产单元,占梨树全县的50%。
返乡创业敢当带头人
“流转土地从当初的20公顷发展到现在的200公顷,离不开资金的支持,特别是去年,我们原本贷款200万元,但是玉米价格上涨后,土地承包成本上涨,邮储银行梨树县支行又给我们增加了30万元的额度,而且还有贴息,可以说邮储银行的扶持伴随着我们的一路成长。”梨树县聚丰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邵亮亮说。
据悉,2009年毕业的邵亮亮曾就职于一家种业公司,从事种子销售,品种实验,种子生产检验等工作。2012年,他带着堂弟邵明明等人返乡创业,成立了合作社。除了种植甜玉米之外,还与吉林省农科院开展订单式合作种植西兰花出口,种植面积300亩,亩均净收入达到1300元,比种植玉米多收入3000元至5000元,增加了当地种植户的收入。
从2008年的传统农户小额信贷起步,近年来,邮储银行梨树县支行逐步加大金融产品创新力度,目前已经形成了农户贷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涉农商户贷款、县域涉农小微企业贷款和农业龙头企业贷款等5条产品线。
截至目前,该支行累计发放涉农贷款12亿元,解决了1万多农户的资金短缺困难,为推动梨树县经济改革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