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衍水 通讯员 汪桂凤
【农村金融时报】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绿色金融是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农业银行福建省分行认真贯彻落实福建省的绿色金融行动计划部署和农总行绿色金融发展专项行动方案,将发展绿色金融、支持绿色经济发展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硬骨头”清单内容,按照“边试验、边总结、边推广”的工作思路,集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持续助力福建省绿色可持续发展。
截至2021年11月末,该分行绿色金融贷款余额342.49亿元,比年初增加87.83亿元,增速34.26%,高于该分行贷款平均增速23.1个百分点。
为做好顶层设计,农业银行福建省分行专门成立绿色金融工作领导小组,由该分行“一把手”任组长,统筹研究制定、推动实施绿色金融业务发展规划。据悉,2021年以来,该分行先后制定下发了《“十四五”期间绿色金融工作方案》《关于积极推进绿色信贷业务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绿色信贷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管理的通知》等多项政策文件,将绿色信贷管理理念植入信贷业务全流程,搭建起全行绿色金融组织架构和制度体系,为绿色金融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农业银行福建省分行通过倾斜信贷资源、建立优先办结审查审批快速通道、差异化利率优惠、强化产品创新、丰富产品体系等措施,为龙岩、三明、南平等绿色资源丰富地区提供创新支持,助力打造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
福建通海镍业科技公司(以下简称“通海镍业公司”)是专门从事固体废物综合回收利用的一家绿色企业。2021年5月27日,在三明林业碳票首发仪式上,通海镍业公司向将乐县高唐镇常口村购买了2723吨碳减排量。在当地金融监督管理局和林业局等单位指导下,农业银行三明分行创新金融产品,向通海镍业公司成功发放三明林业碳票质押贷款51万元。基于良好的市场前景和经营情况,该公司在2021年下半年决定扩大生产规模,当地农业银行又在原有贷款基础上为其增加授信,提供50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助力企业发展壮大。
“农业银行的产品创新,让我们在取得第一张的林业碳票后,通过林业碳票质押成功获得贷款,这不仅拓宽了融资渠道,也让我们为当地绿色发展尽了义务。同时,通过购买林业碳票促进碳减排的实现,也促使我们积极开展技术升级,降低在生产过程当中产生的碳排放量,来实现绿色转型,同时,农业银行的5000万元贷款也对企业发展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通海镍业公司副董事长李建光说道。
农业银行福建省分行通过省、市、县三级行联动,深入走访、积极对接林业企业、林业主管部门、监管部门和股权交易中心,研究企业需求、林业产行业政策和监管新规,在农业银行系统内率先出台碳汇权益质押融资操作规程。
农业银行福建省分行下辖的龙岩分行在操作规程指引下,以经过国家或省环保部门签发的林业碳汇项目为标的,充分考虑企业生产经营需求和碳汇价值综合确定授信额度,对连城县文亨国有林场成功发放林业碳汇质押贷款130万元。在办理业务过程中,农业银行龙岩分行通过内部评估实施减费让利,组建内部评估专家团队,充分利用福建林业核证减排量(FFCER机制)的成果,以及海峡股权交易中心作为省内唯一指定碳汇交易机构的历史数据,采取历史数据和市场交易法互相验证的做法赋予林业碳汇公允价值,一方面提高评估效率,另一方面减少企业评估费用支出。
据悉,农业银行福建省分行将在未来5年安排新增绿色贷款投放500亿元以上,全力支持福建生态省建设,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