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2年01月03日 > 总第519期 > A4 > 新闻内容
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遍地开花”
发布时间:2022年01月0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见习记者 杨怡明

【农村金融时报】

2021年,数字人民币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公众视野中,业务试点稳步扩大,应用场景“遍地开花”。

数据显示,截至10月22日,我国已经开立数字人民币个人钱包1.4亿个,企业钱包1000万个,累计交易笔数达到1.5亿笔,交易额接近620亿元。目前,有155万商户支持数字人民币钱包,涵盖公共事业、餐饮服务、交通出行、购物和政务等各个方面。

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曾公开表示,数字人民币通过在设计上增强支付服务的可获得性、降低支付成本、提升支付产品使用效率,在试点中维护支付市场的公平竞争,助力落实金融普惠。

自2020年10月在深圳进行红包试点以来,数字人民币的试点工作已经推进了一年有余。

目前,试点包括深圳、苏州、雄安新区、成都、上海、海南、长沙、西安、青岛、大连及2022年北京冬奥会场在内,由此初步形成“10+1”的试点格局。

2021年以来,广州、天津、济南等多个城市宣布正在进行数字人民币试点的申请工作,并将发展数字人民币试点作为全年甚至未来一段时间的重点工作之一。各地积极备战数字人民币试点申请,将有利于数字人民币进一步扩展场景,多领域、多场景的覆盖与突破,也让数字人民币的应用有了更多想象空间。

值得注意的是,各大银行在数字人民币业务开展过程中,都探寻着匹配自身特点的亮点,中小银行也“不甘示弱”。

2020年9月底,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与城银清算服务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城银清算)合作,城银清算将为城市商业银行、民营银行等中小银行业金融机构提供数字人民币互联互通平台的一点接入服务。

2021年以来,城银清算推动城商行、民营银行接入数字人民币互联互通平台进程加速。

8月12日,城银清算携手南京银行顺利接入数字人民币互联互通平台,支持数字人民币钱包绑卡、兑出、兑回等交易,后续将组织更多首批试点城商行完成接入上线。

城银清算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8月12日,已确认24家城商行通过城银清算接入数字人民币互联互通平台。另有94家银行(76家城商行、15家民营银行和3家外资银行)有意向通过城银清算接入数字人民币互联互通平台。

此外,8月13日,农信银资金清算中心(农信银中心)发布公告称,河北农信客户通过数字人民币APP完成首笔数字人民币兑换业务的生产验证,标志着农信银中心“一点接入”数字人民币系统正式上线运行,更昭示着数字人民币在农村地区的应用试点工作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

截至目前,数字人民币的多地试点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应用场景形态越来越多样;覆盖领域不断扩充,包括生活缴费、餐饮服务、交通出行等日常小额支付等。

2021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范一飞曾公开表示,中国的数字人民币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同时,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比如数字人民币规则制度有待完善、受理环境有待优化、支付体系有待健全等。

他指出,在规则制定方面,既不能完全按照账户去管理,又不能照搬纸币去要求,该打破的要打破,该约束的要约束;在技术实现方面,持续开展技术迭代保持整体先进性,充分利用现有金融基础设施,支持与传统电子支付系统间交互;在生态建设方面,研究既能激发创新活力又能提升服务质效的长效机制,提升数字人民币普惠性和可得性。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