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余连斌 通讯员 张鹤军
【农村金融时报】
在服务乡村振兴工作中, 云南宾川农商银行围绕宾川“一县一业”水果产业示范县建设,支持葡萄种植能手、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扩大种植规模、让葡萄产业不断转型升级,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不断创造果农增收致富的新亮点。
数据显示,截至12月10日,宾川农商银行累计发放葡萄种植贷款2.84万笔,金额17.89亿元,支持了宾川葡萄产业的健康发展。
进入腊月,云南省宾川县二花果葡萄上市。在金牛镇余家庄果农刘振的果园里,来自北京的客商正在采收二花果红提。
宾川农商银行客户经理向果农刘振了解二花果葡萄挂果情况。
“这里气候好、出产丰富。”北京佳华盛世商贸公司客商马洪良表示,“冬天的新鲜红提葡萄在北方的市场上非常紧俏、畅销。”
“二花果的‘阳光玫瑰’和‘蓝宝石’葡萄已经卖完了,这些‘红提’今天也全部卖给北京的客商。”果农刘振欣喜地说,“想不到今年二花果葡萄价格这么好,20来亩葡萄一年两季卖了90多万元。”
2014年,刘振承包7亩多土地种植葡萄,通过刻苦钻研和勤奋劳作,积累了丰富的葡萄种植管理经验,葡萄种植取得成功。2017年,他的7亩葡萄实现产值40多万元。同时,刘振还以亩产6万多元的成绩被CCTV-7“寻找中国种植牛人”评选为“中国种植牛人”。
“再‘牛’的人也离不开资金支持,从农商银行给我第一次贷款8000元,到现在的30万元,有了资金支持,葡萄才能越种越好。”刘振表示,“我今年又种了20亩‘阳光玫瑰’和‘尼娜皇后’葡萄,明年的葡萄产值要翻一番。”
在余家庄不远的山坡上,县农业农村局刚刚在200亩“张杨家庭农场”挂上“宾川县‘一县一业’示范创建‘一村一品’葡萄专业村示范基地”牌子,“张杨家庭农场”应用葡萄单幅连棚降密提质促早熟技术创造了葡萄当年栽种当年成熟上市的传奇。
“年初种的120亩‘红提’也挂果成为晚熟的错季葡萄上市,比当季葡萄还紧俏,已经全部被客商订购一空。”张杨家庭农场场长张跃祥说,“全年销售收入可达到350万元,预计2年就可以收回投资。”
另外,张杨家庭农场还通过种植技术和品种调控,将农场的葡萄形成3月、6月、10月和12月4个熟期,不仅实现错峰上市,一年四季都有葡萄销售,还能提升竞争力,增产增收。
“感谢农商银行一直以来的支持,今年又给我们享受支农支小再贷款优惠政策,更增加了产业发展的动能。”张跃祥无限憧憬地说,“下一步要运用科学技术,用计算机控制水、肥、气热,把农场办成智慧农业,带动更多的农户走现代农业的路,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