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时报】
今年以来,农发行四川省绵阳市分行以服务乡村振兴统揽工作全局,深耕“三农”主业,持续擦亮“四个银行”特色品牌。在超100亿元农业政策性金融“活水”的灌溉下,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画卷在绵州大地次第展开。
做优“粮食银行”品牌
立足于守护好“天府粮仓”,农发行绵阳市分行始终将服务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今年以来已累放粮油贷款8.73亿元,以政策性金融活水灌溉万亩良田。一是全力支持政策性收储。该分行备足3.77亿元贷款足额保障储备、最低价收购信贷资金供应,全力托住市场之底,粮油收储贷款较去年增加1.63亿元,增幅76.17%。二是大力支持市场化收购。该分行全力发挥粮油收购资金供应主渠道作用,实现全省农发行系统首笔收购贷款投放,累放收购贷款3.46亿元,粮食收购份额市场占比超过85%。三是积极支持粮食全产业链发展。该分行累放贷款1.45亿元,助力铁骑力士、仙特米业等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支持辖内多个生猪企业稳产保出,确保民生物资货足价稳。
做大“水利银行”品牌
充分利用绵阳位于长江重要支流涪江上中游的地理优势,农发行绵阳市分行紧紧围绕服务长江大保护战略,持续加大水利基础设施信贷支持力度,今年以来累计投放该类贷款29.31亿元。一是防洪筑堤护平安。针对绵阳境内水患多发问题,该分行投放贷款12.28亿元支持防洪堤工程、闸坝工程、路基工程及配套设施建设,助力北川、平武等受灾地区恢复重建,有效提升涪江防洪体系。二是安全饮水惠民生。该分行积极支持城乡同质饮水,累放贷款3.35亿元助力安州、江油、梓潼等地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建设,构建到村到户的饮水安全保障体系,让群众吃上安全放心水,切实打通农村安全饮水“最后一公里”。三是景观升级添活力。该分行全面推进城市公园建设,信贷支持草溪河绿化休闲带、梓潼县滨江花园建设,打造群众休憩娱乐的绿色公共空间。
做强“农地银行”品牌
农发行绵阳市分行紧紧围绕“土地+”做文章,持续提升土地的“含金量”,拓展农地业务蓝海,今年以来累放农地贷款8.36亿元。一是“土地+”基础设施建设惠民生。该分行投放贷款2.01亿元助力三台县、游仙区土地增减挂钩项目建设,通过土地增减挂钩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有效解决农村饮水、通信服务、卫生改厕、环境保护等难题,助力基础民生改善。二是“土地+”园区促增收。聚焦现代农业园区建设,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使土地变成农民增收致富的“聚宝盆”,农民一方面通过土地流转获得流转金,另一方面通过务工就业增加收入,游仙区“果满山川”现代农业园区项目中当地农民就业率达80%左右。三是“土地+”三产融合助发展。该分行审批7.1亿元信贷资金支持绵阳科创区城乡融合文旅项目,通过闲散的地块流转和规模化经营,把农业、文化和旅游结合起来,打造“产学研”“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农地+文旅”新名片。
做靓“绿色银行”品牌
围绕“双碳”目标和绿色发展,农发行绵阳市分行用金融活水浇灌绿水青山,全力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累计支持绿色贷款项目22个,贷款余额34.01亿元,让绿色成为绵阳市分行高质量发展底色。一是聚焦现代林业产业发展,让“山更绿”。该分行积极支持绿化绵州行动,统筹天然林保护及储备林建设,审批贷款9亿元用于安州区国家储备林项目,改造培育各类林木79000亩,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二是聚焦农村污水处理,让“水更清”。该分行投放2.1亿元助力污水处理站及配套管网建设,全面净化涪江水系“毛细血管”;依托绵阳仙海水利风景区旅游资源,审批贷款3.5亿元推进生态旅游发展,打造“旅游+”生态支持样板。三是聚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让“乡村更美”。该分行累放贷款16.43亿元,加大对农村改厕、生活垃圾处理、绿色畜牧业以及村容村貌提升等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推动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杨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