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石柳
【农村金融时报】
近年来,国家开发支持种业发展,已累计发放种业贷款88亿元,支持了中种集团、首农集团等种业企业做大做强。其中,今年发放育种和研发贷款17亿元,重点支持作物及畜禽、水产育种、种业基地建设。
今年以来,国家开发银行加强顶层设计,细化工作措施,创新金融产品,全力服务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战略目标。
4月,开发银行印发《关于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提出支持现代种业发展,支持民族种业企业做大做强,建立健全商业化育种体系,实施兼并重组等,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航母型企业;支持企业按照“创新+产业化”模式,开展种源技术攻关;支持加快建设南繁硅谷,支持国家级育制种基地建设。
在工作推动过程中,开发银行将种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应用、种业企业做大做强、种业基地工程建设作为切入点,支持国家级育制种基地,以及国家和省级种业产业园建设,并结合各地种业优势及资源,通过“龙头企业+优势基地”共建模式支持重点项目落地。
同时,开发银行加强银政合作,因地制宜统筹各类生产要素及资源,创新市场化融资模式,支持种业研发、基地等全产业链发展。
今年,开发银行设立科技创新和基础研究专项贷款,生物育种科技创新也是该专项贷款支持的重点领域之一。在专项贷款助力下,一批涵盖杂交水稻、生猪、食用菌等领域的种业技术攻关项目顺利推进,贷款资金有力支持了重点实验室、研发中心等建设,以及引进种源和国际先进育种技术等。
在四川,开发银行四川分行融资推动邛崃市天府现代种业园产业提升项目,支持建设种质资源库、种业实验室、数据分析中心等。该项目是全国首批以种业为主导产业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对于支持开展相关科学研究,保障重要农产品供给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开发银行还设立春耕备耕专项贷款,服务全年农业生产,以支持供销社系统企业为重点,助力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生产流通,助力保障农业生产用种质量。
未来,开发银行将支持种业基础性前沿性研究及农业种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创新基地和现代化农作物制种基地建设,种业优势企业发展等,为实现我国种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