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时报】
——看漳浦农商银行改制一周年蝶变之路
2020年12月15日,在农村金融改革旗帜的引领下,福建漳浦农村商业银行正式成立。如今,她迎来了自己的“一周岁生日”。
“改制带来蜕变,转型迎来发展。”这一年来,漳浦农商银行紧扣时代脉搏、坚守战略定位、秉承初心使命,积极践行普惠、助力乡村振兴、携手共同富裕,闯出了一条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农商银行发展之路,成为了当地县域网点最多、支农力度最大、普惠覆盖面最广的金融机构。
这一年来,漳浦农商银行秉承着“改制不改向、更名不更姓”的原则,在金浦大地上勇担农村金融主力军使命,在支农支小、服务实体、扶持民企、支持乡村振兴、践行普惠金融上积极作为,诠释着农商银行人的责任和担当,书写出挂牌一周年的华丽篇章!目前,该行总资产较改制成立时增长13.01%,已达153.13亿元;存款总额增长 14.14%,已达127.31亿元;贷款总额增长27.05%,已达 75.28亿元。存贷款总量超过200亿元。
支农支小 尽显农商情怀
察势者智,驭势者赢。漳浦县是农业、海洋大县,鱼米花果之乡,既坐拥沃野千里,又具有得天独厚的特色渔业优势。依托县域山海资源禀赋,漳浦农商银行积极对接县域发展绿色经济、打造渔业强县等有关政策,针对县域花卉苗木、蔬菜、畜牧、渔业养殖等优势特色产业给予信贷政策倾斜,着力念好“山海经”,打好“特色牌”,为“三农”经济和小微企业注入了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截至11月末,该行涉农贷款余额69.8亿元,普惠型小微贷款余额20.89亿元。
走进这个花木种植面积高达1.6万亩的美丽乡村,就被各式各样的花卉苗木吸引了目光。在溪坂村,97%的农户从事花卉苗木种植和经营,40%的农户从漳浦农商银行获得了信贷资金的支持。
“手续方便、针对性强,利率优惠,放款及时,让我们这些企业发展没有了资金的后顾之忧。”万樟园(漳州)园林有限公司的翁志勇对漳浦农商银行的花卉苗木专属产品“福卉贷”赞不绝口。
万樟园(漳州)园林有限公司是溪坂村当地种植绿化树及销售的龙头企业,春耕备耕高峰期也是该企业扩大苗木种植,急需用资金的时期,漳浦农商银行300万元的循环贷款解决了该企业的短期资金需求。
想客户之所想,急客户之所急,漳浦农商银行的信贷资金支持了许许多多像万樟园(漳州)园林有限公司这样的花卉企业及花农,在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助力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的路上,漳浦农商银行当仁不让。截至11月末,该行投放绿色信贷5.9亿元。
另外,该行在支持县域“蓝色经济”方面,紧跟“市场所需”、立足“自身所能”、顺应“客户所盼”,不断提升蓝色金融综合服务能力,针对石斑鱼、河鲀、鲍鱼、对虾、罗非鱼、紫菜等漳浦县特色海产品养殖推出相应的“福海贷”系列信贷产品,截至11月末,该行发放海洋渔业贷款38773笔,余额20.75亿元;其中,信贷支持海水养殖贷款 31597笔,余额16.73亿元。
同时,该行围绕产业提质、市场畅通、要素流动、消费升级等方面,立足“三农”、小微企业等普惠领域主体融资难、融资贵、担保难等痛点难点问题,不断创新担保方式,推出农业设施抵押贷款、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以股权作为抵押的“乡村振兴·农股贷”、以“房产抵押+保证”的“全额抵押贷款”、由国有融资性担保公司批量担保的“睿信保”等信贷产品,加大信贷供给,实现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客户融资成本降低和农商银行信贷投放增加的多赢局面。
践行普惠 彰显农商担当
坚守为农情怀,恪守普惠初心。2021年6月29日,全面推进漳浦县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工作正式启动,标志着漳浦农商银行全力助推县域乡村振兴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该行以福建省农信联社、福建省农信联社漳州办事处与漳州市政府、漳浦县政府建立战略合作为契机,不断深化“党建+金融助理+多社融合”服务模式,主动对接县政府及有关部门、企事业单位,构建“信息共享、资源互补、风险共担”的融合机制,凝聚合力践行普惠。目前该行已与县人社局、县林业局、县海洋渔业局等14家企事业单位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计划在“十四五”期间累计投放信贷资金300亿元,纳税总额突破10亿元。同时,以“融合”为切入点,以“金融助理”为纽带,积极对接 “一村一品”特色产业,持续深化农村信用工程建设,下沉服务重心,推进整村授信。截至11月末,该行存量信用村108个、信用乡镇5个,在22个网点46个行政村开展整村建档授信工作,个人贷款覆盖面达24.06%,完成建档客户数167572户,其中,精准建档123391户,精准建档覆盖面73.63%。
便民利民普惠到家。9月23日,漳浦农商银行首家乡村振兴“福农驿站”在佛昙镇东坂村正式运营,这一集“金融、电商、物流、民生、政务”五位一体的综合金融场景服务站,设置了基础便民金融服务角、农产品购销服务角、农家读书宣传角等功能分区,既能为村民提供“一站式”的金融服务,还融合了民生服务、农村文化建设,为村民提供就业招工信息,农业科技等知识指导,提供党史学习教育、农业科技创新、农业致富指南等,丰富村民业余生活,满足村民文化需求。同时,该行还在全县设立了268个“普惠金融服务点”,不断提高普惠金融覆盖面、提升便民服务效率,形成了农村金融服务闭环。
在提升普惠金融服务质效的同时,该行不断加大减费让利力度,持续扩大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服务收费减免范围,严格落实各项减免费优惠政策,制定《金融服务价格标准》,截至目前,共自主减免和优惠50项服务项目。同时,认真贯彻落实央行实施的两项直达实体经济货币政策,帮助小微企业获得更优惠的融资成本。2021年,使用人行专项再贷款发放小微企业贷款1亿元,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为8.52%,同比下降1.19个百分点。在漳州银保监分局2021年第三季度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质效评比中排名第一。
创新转型 激发内生动力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一年来,漳浦农商银行通过内部管理自我革命,在转型发展上趟出了一条新路。
“数字”金融打前锋。无科技,不金融。作为漳州农信系统数字化转型试点行,该行紧紧把握这一创新机遇,从顶层设计开始,构建数字化转型战略,以大数据为基础,以金融科技为支撑,打造私域营销体系,为每位员工创建专属二维码,员工通过自身社交网络开展以内容营销为核心的线上拓客和线上转化服务,最终实现从引流拓客到维护活客再到转化留客的完整闭环。
同时,该行进行薪酬绩效改革,将全行所有岗位划分为五大序列,形成员工全生命周期的职业发展通道。并基于岗位价值、能力差异、绩效表现和历史贡献,采用积分制的方式进行岗位等级评定,从而形成目标薪酬体系。从定量考核和定性考核两大维度进行全序列的绩效体系重构,确保个人绩效与部门绩效挂钩,部门绩效与全行绩效挂钩,个人多劳多得,按劳分配,实现目标引领,过程管控,上下协同的战略绩效管理机制。
重塑文化促发展。该行着力打造“家农商 心银行”品牌形象。一方面,积极为员工营造幸福和谐的农商家园,围绕人才安居工程、靓装形象工程、文体建设工程,从满足职工不断变化的需求出发,开展“五小暖心”工程建设,为员工打造“家”阵地,丰富员工文体生活,活跃“家”文化,今年以来,工会、团委、妇联共组织活动30余场,慰问员工及员工近亲属200余人次,不断增强员工对单位的认同感、归属感、自豪感,凝聚发展合力。另一方面,树立“一切服务以客户体验好不好为标准”的导向,以心换心同客户建立情感纽带,为客户提供全方位、多功能、个性化的综合金融服务,将服务做到极致,赢得了社会各界等多方的认可点赞。
重振队伍提士气。该行积极构建“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选人用人机制,强调有为才能有位,有德才能配位。加强中层后备队伍建设,大胆使用年轻干部,2021年共提任年轻中层干部22名。同时,积极创建学习型组织,倡导员工终身学习的理念,鼓励支持员工通过开展岗位练兵,分层次、多形式的业务培训,营造善于学习、勇于实践的浓厚氛围,提高员工素质和能力,不断增强软实力。
红色引擎 赋能发展活力
知所从来,方明所去。一年来,漳浦农商银行不忘红色农信初心,始终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将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的各个环节,充分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出台《股权管理办法》《董监事履职评价实施办法》等一系列基础制度,不断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同时,积极打造党建“123”工作模式品牌,将党建与战略发展、企业文化相融合,以不断提升服务水平、不断加强人才建设、不断夯实廉洁基础为支撑,把党建优势转化为业务发展优势,实现党建工作引领业务发展的格局。
向史而新 循脉而行。该行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汲取立党兴党强党的精神滋养,增强初心意识,使命担当,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坚定的信仰力量和前进的勇气信念。通过打造浸润式学习环境,推动浸润式学习开展:“互动式”宣讲、辅导报告、读书班、专题研讨、座谈交流,一年来组织了形式多样的主题党日活动250余次,开展专题宣讲30余场。同时,该行致力于用好红色资源,将史料转化为教材,把现场转化为课堂,将理论知识转化为生动的实境体验,组织党员参观红色农信诞生地展览馆;到漳州中心县委机关旧址“红军楼”、苏维埃政府第一村——大坪村观摩学习,到中国工农红军闽南独立第3团旧址、南浦红军楼革命教育基地参观等,一年来,开展“实境课堂”红色教育10场。
服务在哪里,党旗就飘到哪里。“阿伯,业务已经办好了,您慢走。” 这是该行在轧内村开展“助老适老”活动的第8场,依托与县人行党支部、轧内村党支部党建结对共建,通过组织联建、党员联训、活动联办、人才联育、资源联用、产业联推等形式,发挥该行金融专业优势,为村民办实事,助推当地经济发展。今年来,该行通过党支部联学共建,在轧内村村广场固定设点,为村民普及各种金融小知识,为老年人群体提供社保卡激活、密码遗忘改密等助老适老金融服务。共累计发放各类宣传类材料4200余份,接受群众信贷产品咨询100余次。同时,该行加大对轧内村的产业支持,加快了村民走向发展致富的道路。截至11月末,该行实现轧内村客户建档面100%,精准建档面86.03%。支持村民海水养殖、蔬菜水果种植197户,授信金额3410.16万元。
强党建、兴产业、办实事。该行在实现“支部建在网点”全覆盖的基础上,强化与村支部共建力度,将助力乡村振兴、为群众办实事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助推金融服务质效再上新台阶。今年,该行还结合金融助理驻村工作,开展“党员先锋岗”争创活动,引导党员在本职岗位中走前头、作表率、树形象,带头干事谋发展,带头创新争一流。以“党员红”的形象走到村民的身边,走进村民的心里,成了村民心中助力乡村振兴那一抹“最亮底色”。
造福桑梓 勇担社会责任
滴水之恩万心暖,寸草之心三春晖。作为一家“有情怀、有责任、有担当”的“本土银行”,漳浦农商银行大力弘扬“乐善好施”的福建精神,勇担社会责任,扶贫济困,积极帮扶弱势群体发展。在履行社会责任的道路上奋勇前行,用实际行动报答社会,助力社会事业发展。
2021年9月,福建再遇疫情阻击战,漳浦农商银行始终坚守“抗疫”一线,以金融“战疫”践行金融“为民”初心。
“有了你们的资金支持,我们产品的生产进度就可以加快了,真是太好了。” 漳浦县通宝工贸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在获得该行650万元的纾困贷款后如释重负,脸上也有了笑容。
针对像漳浦县通宝工贸有限公司这样因疫情影响资金遇到瓶颈的中小企业,该行积极主动对接,结合省财政厅第四期100亿元纾困贷款投放计划进行精准营销,不折不扣贯彻落实 “六稳”“六保”工作任务。截至11月末,漳浦农商银行已累计发放纾困贷款99笔,金额23720万元,其中第四期纾困贷款发放金额漳州市农信系统第一,全省农信系统第二。
同时,漳浦农商银行对可能受到疫情影响的客户按照“应延尽延”的要求,主动给予办理贷款延期。截至11月末,该行累计延期贷款422笔、金额18093.5万元;帮助3409户农户和1245户中小微企业渡过疫情难关。
助力“六稳”“六保”,只是该行践行社会责任的一项举措。此外,该行还持续开展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及“福万通”慈善基金助学活动,依托网点、金融助理队伍开展金融知识宣讲、公益徒步走,公益献血、传递健康生活理念,组织拾捡垃圾环保公益、组织母亲健康1+1等公益捐款。截至11月末,累计发放生源地助学贷款6675户,贷款余额1.15亿元。2021年共资助80名困难学生,捐助20.5万元。8年来,资助困难学子247名,共计94万元。
战鼓擂响催奋进,号角催征谱新篇。11月27日-28日,漳浦农商银行召开了大干4个月工作推进会暨2022年首季“开门红”启动大会,2022年奋进的钟声已经打响,漳浦农商银行将在历史大潮中顺势而为、乘势而起,挥洒农商情怀,以敢拼会赢的精气神,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奋斗姿态,坚定步伐,一往无前,做强农村金融、做实普惠金融、做活绿色金融,致力成为乡村振兴主办行、漳浦本土主流银行。
让我们一起期待,漳浦农商银行再创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