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1年12月13日 > 总第516期 > B6 > 新闻内容
花生“保险+期货”试点项目顺利赔付惠及农户
发布时间:2021年12月1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记者 田耿文

【农村金融时报】

近日,兴业期货在河南省财政厅、郑商所政策支持下,联合中原农险和其他期货公司开展的花生“保险+期货”试点项目顺利赔付。最终实现理赔151.2万元,惠及农户1963户,其中脱贫户1758户。

近些年,我国花生种植面积和产量呈稳步上升趋势,花生种植成为花生主产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以河南桐柏县为例,全县花生种植面积基本稳定在34万亩左右。其中,毛集镇花生种植面积有12万亩,是花生产区的典型代表,大部分农户靠种植花生来保障家庭收入。

“今年花生单价预期乐观,净果可能卖到3.8元/斤左右。”毛集镇毛寨村党支部书记郭长松介绍,一亩地的花生种植成本在五六百元左右,按照全村人均6亩地来算,人均年收入可以轻松过万元。

据介绍,作为一个完全市场化的品种,花生价格的波动很可能影响到整个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花生“期货+保险”的实施,及时为产业发展保“价”护航。

此次花生“保险+期货”试点项目,保障花生规模约2万亩,花生重量共4283吨,项目保障金额3757万元,总保费182万元。

值得关注的是,本次花生“保险+期货”试点项目是由多方合力,通过共同搭建的金融平台实现的。

今年8月17日,河南省财政厅、郑商所联合印发《河南省花生“保险+期货”试点方案》;9月23日,河南省花生“保险+期货”项目启动仪式在南阳市桐柏县举行。

在“保险+期货”试点模式下,农户向中原农险购买花生期货价格保险,中原农险通过向兴业期货风险管理子公司买入场外期权进行再保险,将价格波动风险分散到期货市场中。

花生“保险+期货”为花生种植户提供了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帮助种植户在频繁波动的价格面前,实现科学种植,助推花生种植产业化、规模化经营,为乡村振兴助一臂之力。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