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李美丽
【农村金融时报】
粮食事关国运民生,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压舱石”。近年来,广东农信聚焦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机械装备制造等重点领域,提升金融服务质效、加大贷款投放力度,全力支持全省“米袋子”工程。截至今年10月末,广东农信投向粮食安全生产领域贷款余额30.85亿元。
聚焦粮食“提产”
助力高标准农田建设
广东农信对接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资金需求,针对项目投融资特点,制定差别化服务方案,对准入条件、担保方式、贷款期限等予以优化,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成本适当、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
比如,为支持梅州市建丰粮业发展有限公司建设高标准农田项目,广东农信推出最高额授信循环使用贷款,授信3750万元,贷款余额3600万元,及时解决项目资金短缺问题,提升了丝苗米产量。目前该公司种植面积3万亩、产量预计2.5万吨,同比增加1.2万吨。
广东农信还分三批次支持乳源瑶族自治县高标准良田建设,向1000多亩垦造水田项目发放纯信用、无抵押贷款750万元,目前第一批次370亩农田试种水稻已丰产,预计总产量达166.5吨。
截至10月末,广东农信信贷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5个、贷款余额5669万元,支持的种植面积达3.36万亩,预计粮食产量达2.6万吨。
聚焦生产“提质”
支持产业链核心企业
广东农信创设“产购买储加销”一体化联动模式,依托龙头企业以点带链实现联动发展,形成上下游企业共赢的良好局面。
广东农信向佛冈金鲜美粮油食品有限公司累计投放贷款1.23亿元,支持企业带动农户开展优质粮种植,采用“经销商发单-生产-批发”模式提高销售量,辐射带动下游企业发展;向龙门县惠兴水稻专业合作社、惠州市惠兴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提供640万元的信贷资金,通过“合作社+龙头企业+高校+基地+农户”模式,打通集粮食生产、加工、销售、物流、农业观光为一体的全产业链。截至10月末,广东农信支持粮食龙头企业90家、贷款余额14.46亿元。
聚焦降本“提效”
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
根据农业生产季节性特征,广东农信创新推出利率优惠、质押担保方式灵活的信贷产品,降低融资成本,满足与农业机械化发展相配套的场库棚建设、作业费用、生产资料购买等流动资金需求。
广东农信在开平市研发推出“农机贷”产品,为机械化家庭农场、农机大户、有购置农机需求的农民农企提供金融支持;在龙门县,以农业合作社为农户社员担保方式推出“农易通”产品,累计投放117笔、贷款1亿元,解决缺乏抵押物的农户在种植购置、改善生产等方面的融资需求;在佛冈县,以佛冈明阳机械有限公司为核心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为下游企业发放“普惠供销”农业机械购置贷458万元,提升农业机械装备水平,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截至10月末,广东农信支持农业机械化发展95户、贷款1.39亿元。
下一步,广东农信将创新融资服务模式,深化与粮食龙头企业、新型农业主体、农业托管服务组织、农业产业联合体合作,为农业改善生产条件、提升机械装备水平提供金融支持,做好产业链各环节金融服务,助力种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