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吴晓燕 通讯员 台运波
【农村金融时报】
农发行安徽六安市分行聚焦重点、精准发力,切实推动地方特色产业发展取得实效。今年1-10月,该分行累计投放各类贷款79亿元。
聚焦主责主业,服务国家粮食安全。六安市分行把服务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充分发挥收购资金供应主渠道作用,保障政策性粮食收储资金供应。
同时,该分行利用六安辖区民营加工企业和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自身优势,结合双方需求,探索创新粮食全产业链合作模式。据悉,该模式既有效支持民营企业入市收购保粮源、保品质,解决担保难、融资贵问题,又有效发挥地方国企仓储优势,解决国有粮库生存和发展问题。年初以来,该分行累计投放政策性粮食收储贷款8亿元、粮食全产业链合作模式贷款5200万元。
六安霍邱县秋粮收购场景
聚焦新兴产业,助力科创平台建设。近年来,舒城县重点打造以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智能终端为主的光电显示产业集群,其中智慧电子小镇项目是舒城县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六安市分行利用舒城承接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审批舒城县智慧电子小镇项目中长期贷款18.5亿元,已投放12.5亿元。
据介绍,该分行还促成欧菲光、安徽精卓光显等高新技术龙头集团在当地落户,项目达产后将助力舒城县新增GDP超50亿元、税收超4亿元,增加就业岗位近3万个,项目成效和社会效益较为显著。
聚焦稀缺资源,加快优势产业布局。霍山石斛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兼具经济价值与药用价值,属于国家稀缺珍贵中药材。该分行围绕地方政府“百里走廊,千亩园区,万亩基地,百亿产值”的石斛产业发展思路,引导并支持霍山县发展石斛特色优势产业。
目前,该分行已审批霍山石斛项目贷款3.4亿元,投放霍山石斛产业化综合提升中长期项目贷款1.12亿元、配套流动资金贷款1000万元,支持霍山石斛研发与生产的全产业链。
聚焦支柱产业,破解制约发展难题。六安金寨县现有毛竹基地25万亩,是地方支柱产业之一。受市场行情及疫情影响,毛竹产业面临经营模式单一、效益低下等困境。为破除发展障碍,该分行通过“基地+农户+村创福公司+企业”的经营模式,补齐基地存在的短板,稳固产业发展链条,助力走出一条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之路。
目前,该分行正在申报金寨县乡村振兴毛竹产业发展项目,申请金额7.2亿元。项目建设完成后,可稳定增加农民收入,还可同时提供1000个就业岗位。
聚焦绿色环保,推动板材提档升级。叶集区为中国板材之乡、华东四大木材集散地之一、安徽省林产业十强县区,原材料可以从国内各大市场购买,产品也实现全国销售,木材加工已形成从原木交易、初级加工,到板材加工、家具制造、剩余物再利用等完整的产业链条,板材产业已成为国内四大板材生产基地之一。
该分行利用叶集板材提档换代契机,支持地方园区建设,审批六安市叶集区农民工返乡创业园二期(板材园)建设项目中长期贷款5亿元,已投放贷款1亿元,助力板材园区建设。
聚焦土地资源,提升“三农”服务效能。六安市分行坚持耕地保护,维护农民利益,拓展“农地+N”模式,推进城乡用地增减挂项目建设、各类农业园区和新产业新业态等农地类项目,做优做强“农地银行”品牌。
该分行将促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放在首位,增加有效农田、促进城乡融合、助推产业发展,助力共同富裕。今年,该分行已审批土地项目贷款31亿元,投放1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