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石柳
【农村金融时报】
“兴业银行在秋收季节向我们新增贷款,保证了优质大米的收购,也让种植户及时拿到了粮款。”江西赣西粮仓发展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江西赣西粮仓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种植、加工、营销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公司拥有2.37万亩富硒生产基地,下辖4个专业合作社,带动千余户农民从事优质富硒大米生产。去年,该公司因季节性集中收储面临一定的资金压力,兴业银行及时向企业发放200万元贷款,解决公司流动资金短缺的问题。今年,兴业银行又把贷款总额提升到400万元,保证粮食收储。
随着“三农”工作重心向乡村振兴转移,兴业银行“商行+投行”并举,探索具有兴业特色的金融服务模式,聚焦农业产业链和经营主体,优化信贷结构,创新金融产品,持续为乡村振兴工作注入“金融活水”。截至9月末,兴业银行涉农贷款余额4713亿元,较年初增长约10%。
龙头带动产业兴
“兴业银行是最早支持我们发展的银行,十多年来,随着合作深入,也见证了彼此的成长。” 厦门福慧达果蔬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正是在兴业银行连续24年的资金支持下,该公司从小企业成长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在全国多地设有子公司及物流中心,业务辐射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公司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也持续发挥着龙头带头作用,带动乡村果蔬产业发展。该公司通过基地子公司与当地政府对接,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种植基地”模式,以订单农业的方式每年采购销售农产品近30万吨。同时,还在云南、广西、湖南、海南、新疆等多个省市区建立福慧达优质果蔬生产基地,在保证农民增收的同时推动乡村产业振兴。
农业龙头企业,一头联结市场,一头系着农户,激活其在农村产业发展中的带动作用,这其中,金融支持至关重要。兴业银行持续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提高信贷资金适配性,有效带动农业上下游产业链健康发展。
在河南,近年来,兴业银行郑州分行聚焦服务河南粮食收储龙头企业,深入了解企业融资需求,创新推出“粮储贷”为大批粮食收储企业解决融资难题。今年以来,该行已为河南省内44家粮食收储企业提供资金支持3.16亿元,以实际行动为河南粮食产业稳健发展,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大金融力量。
在内蒙古,兴业银行围绕核心龙头企业上游新建、改扩建、已合作供奶牧场创设“兴牧贷”产品,创新抵押后置担保模式,扩大区域产业上游养殖户授信支持覆盖面。截至目前,该行已为8户奶牛养殖牧场提供授信支持1.1亿元,助力农牧民增产增收。
目前,兴业银行已建立涵盖重点现代农业产业园、重点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的现代农业金融服务体系,探索“龙头企业+农户”等金融服务模式,加大对区域一体化农业集团以及食品加工龙头企业产业链群体的融资支持,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截至9月末,该行已向711户农林产业龙头企业发放贷款余额272亿元。
创新引来金融活水
“我足不出村就把贷款办了,兴业银行的服务真到位。”11月19日上午,在山东省寿光市斟灌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兴业银行助农服务点,东斟灌村村民夏文学第一个前来申请办理“兴农贷”,只用身份证、户口本、结婚证、村里盖章的大棚贷款证明,就完成了30万元贷款申请,当得知3天左右就能完成授信放款的消息时,他竖起大拇指为兴业银行的服务点赞。
在我国“菜篮子”——山东寿光,兴业银行制定了针对寿光市农业科技园农业项目、蔬菜种植农户、种苗产业及农资门店经营主体、蔬菜交易环节四个方面的综合金融服务方案,通过发放普惠性金融产品“兴农贷”,支持寿光现代蔬菜产业做大做强。
缺少有效抵押物是涉农企业及农户融资的短板,制约着乡村产业的快速发展。兴业银行在巩固“两权”“林权”抵押贷款试点成效的基础上,创新金融服务模式,让农村资产“动”起来、金融资本“活”起来、乡村产业“旺”起来,农民“富”起来。
活体“牛权”变资产,最高可贷500万元,通过兴业银行开发的新型农业金融产品“牛权贷”,让一些肉牛养殖户的愿望变成现实。“牛权贷”以信用方式并辅以“动产活体抵押+牛权监管+农户自愿保险”作为增信措施,为客户购置肉牛(小牛)提供流动资金贷款,从根本上破解广大养殖户贷款难、担保难的问题。
近年来,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主体发展迅猛。针对其资金需求“小、急”的特点,兴业银行推出新型农业主体贷款,解决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融资难题。截至9月末,兴业银行新型农业主体贷款余额272.47亿元,较年初增长19.84亿元。
完善体制机制添动力
无论是加大农村产业现代化支持力度,还是创新推出精准有效的惠农助农金融产品,都离不开银行内部完善的体制机制保障。
据介绍,兴业银行率先将原“总行金融扶贫工作领导小组”更名设立 “总行金融扶贫成果巩固与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由“一把手”挂帅,要求各分行比照总行成立“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一级业务管理部门,构建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并于年初制定出台服务乡村振兴指导意见,绘制高质量服务乡村振兴“规划图”和“路线图”,探索具有兴业特色的金融服务模式。
兴业银行各地分支机构立足当地实际,建立健全具有高度适应性、普惠性、可持续的金融服务体系。兴业银行青岛分行在辖内率先成立乡村振兴金融中心,细化重点区域特色服务体系,创新多元化融资方式,推动减费降本、开设绿色通道,优化业务流程,先行先试初显成效。截至9月末,该分行乡村振兴企金贷款余额达105亿元,较年初增长30%。
为调动一线经营机构服务乡村振兴的积极性,兴业银行在信贷投放计划和考核引导机制上双管齐下,推动全行乡村振兴信贷投放稳步提升。在今年制定涉农贷款信贷计划中,设置“普惠型涉农小微企业贷款计划完成率”考核指标,同时将“乡村振兴领域贷款”指标纳入对分行的年度综合考评范围,并对涉农贷款给予资源倾斜。
“分行在总行给予普惠小微企业已有70BP内部转移定价补贴的基础上,再给予普惠涉农贷款不低于5个BP的补贴。”兴业银行中小企业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同时,该行涉农贷款不良容忍度为4.23%,普惠涉农贷款不良容忍度为不高于全行各项贷款不良率3个百分点。
在“敢贷、愿贷、能贷”长效机制推动下,兴业银行涉农贷款保持快速增长。该行还发挥投行优势,对接债券市场,引导更多资金投入到乡村振兴领域。截至目前,兴业银行先后承销发行乡村振兴债超1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