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1年12月13日 > 总第516期 > A7 > 新闻内容
被访银行表示“红利直达效率高”
“支小再贷款”3000亿元新增额度发放情况良好
发布时间:2021年12月1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记者 余连斌 郑长灵 见习记者 杨怡明

【农村金融时报】

“小微活,就业旺,经济兴”。一直以来,小微企业面临着来自供给端和需求端的双重压力。而金融支持则是激发小微企业活力、助推小微企业成长壮大的重要力量。

今年9月,按照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央行新增3000亿元支小再贷款额度,自当月起在今年剩余4个月内,以优惠利率发放给符合条件的地方法人银行,支持其增加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贷款,要求贷款平均利率在5.5%左右,引导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

“支小再贷款作为人民银行专门支持金融机构发放小微企业贷款的货币政策工具,有效调动地方法人银行的积极性,撬动小微企业贷款较快增长,实施效果良好。”人民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

政策指引清晰,但还需各省因地制宜扎实推进。

日前,记者采访了多家农信机构相关负责人,询问支小再贷款发放情况。他们均表示,这一政策使资金更精准“滴灌”到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政策红利直达、效率较高,预计到年底可完成目标。“整体来讲,发放情况良好,且投放压力不大。”

先贷后借

确保再贷款政策精准直达

此次3000亿元支小再贷款采取“先贷后借”模式发放,地方法人银行先发放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贷款,之后等额申请支小再贷款。

云南文山市农商银行党委书记潘襟磊告诉记者,这种模式保障了资金使用的精准性和直达性,提高地方法人银行投放小微企业贷款的意愿。

江西省联社信贷管理部总经理邹强认为,“先贷后借”模式使银行能够根据再贷款规模、市场需求和发展需要,有节奏、有计划做好信贷投放安排。

“这样一来,更利于我们精准、高效抓住重点投放对象,促进小微企业融资‘量增、面扩、价降、效高’。”邹强表示。

早前,曾有人提出为什么银行不直接发放3000亿元贷款支持小微企业?

不少业内人士表示,银行直接贷款可能会存在资金“跑冒滴漏”的问题,无法保证资金全部投向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先贷后借”更能确保金融机构支持小微企业的直达性、精准性和有效性。

同时,站在银行角度,这一模式能降低银行的资金占用,减少资金成本,为银行提供流动性,让银行留存信贷额度支持其他重点领域。

“总体来讲,更加灵活,也更加精准,我们能做到应贷尽贷。”漳州农商银行公司金融部总经理郑成义说。

行动迅速

各地发力多举措落实政策

作为服务地方实体经济发展的主力银行,江西省联社迅速响应、展开行动,围绕“增量、扩面、提质、降本”总目标,统一部署、全面跟进,指导辖内农商银行持续加大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的信贷投放力度。江西省联社还不定期收集汇总辖内农商银行支小再贷款的发放情况,了解发放支小再贷款过程中的困难和阻碍,针对性提出解决方案和措施,通过实时跟踪压实各方责任。

文山市农商银行行动同样迅速,该行运用低成本再贷款资金以优惠利率发放贷款,既满足企业融资需求,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扶持优质小微企业发展壮大,也为强化小微企业服务工作、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积累了丰富经验。

漳州农商银行则是制定支小再贷款营销方案,对接市场主体融资需求,对符合福建省中小微纾困专项资金贷款、创业担保贷款等优惠政策要求的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贷款优先给予支持,并及时申请人民银行支小再贷款资金,将支小再贷款优惠利率传导至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等市场主体,降低其融资成本,助力稳增长、保就业。

郑成义告诉记者,漳州农商银行在发放支小再贷款方面有着自己的特点:一方面,该行将支小再贷款与银政通相结合,即运用支小再贷款发放“银政通”贷款产品,并根据抵押物放大贷款额度倍数,从而降低融资成本。

另一方面,漳州农商银行将支小再贷款与省政府纾困贷款、推广首贷户相结合,运用支小再贷款发放小微企业纾困贷款,贷款最高额度1000万元,贷款期限1年,利率3.35%,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

他透露,截至9月末,该行运用支小再贷款发放第四期纾困贷款25笔,贷款金额8351万元,可节省小微企业利息支出180万元。

各地选企标准略有不同

整体上贷款发放压力不大

接受记者采访的多位相关负责人均表示,由于政策红利直达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精准高效,完成年底目标压力不大。

“我们在选择企业时会优先考虑正常经营的小型企业、微型企业,以及已办理工商登记的个体工商户,根据客户不同的经营情况量身定制金融产品及服务组合。”潘襟磊说。

据他透露,截至11月末,文山市农商银行共发放符合专项支小再贷款政策要求的贷款1.45亿元,同时,他指出按照目前全行小微企业贷款投放情况来看,年底前将贷款发放完成没什么压力。

漳州农商银行则把重点放在支持单户授信1000万元及以下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主等经营性客户上。

“针对个体工商户,我们加大了支持力度,通过‘创业担保贷款’‘商贸贷’‘外贸贷’等产品给予他们优先支持。”郑成义表示,截至目前,该行共投放4亿元符合专项支小再贷款政策要求的贷款。

江西省联社在定向支持小微企业方面也有其独特的路径。该联社借助各平台、机构获取相关名单和信息,对符合再贷款政策和相关信贷政策的企业,根据客户需要和实际经营情况均予以支持。

邹强举例,鹰潭农商银行根据当地人民银行推送的“个体工商户融资需求名单”,为个体工商户创业就业发放创业担保贷款;赣州农商银行通过“农业产业振兴信贷通”加大对农户、种养大户、农业龙头企业和新型经营主体的信贷投放力度。今年9-10月,江西全省农商银行共发放符合专项支小再贷款政策要求的贷款90.16亿元。

近年来,小微、民企“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受到高度重视。去年央行再创设两个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激励银行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应延尽延”,大幅增加信用贷款投放,并将这两个货币政策工具实施期限沿至今年底,同时新增3000亿元额度推动支小再贷款规模持续提升。得益于此,小微企业融资逐步呈现“量增、面扩、价降”的态势,企业融资便利性得到较大幅度提升,实现了对实体经济的精准滴灌。

日前,银保监会新闻发言人在答记者问时表示,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今年前10个月,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新增3.2万亿元,同比增长24.6%,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9.7个百分点;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户数较年初增长27.6%,预计全年“两增”的目标可以完成。

央行方面也表示,将督促各分支机构做好支小再贷款发放工作,引导各机构扩大小微企业信贷投放范围,充分发挥货币政策工具支持稳企业、保就业的积极作用。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