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张兰兰 杨帅鹏
【农村金融时报】
为提高电子银行产品服务乡村振兴能力,提升农村地区金融服务水平,河北肥乡联社以“家门口金融”为切入点,整合乡村资源,因地制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金融服务综合体建设。
抓好统筹兼顾 推进整体工作
肥乡联社成立以“一把手”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把乡村振兴金融服务综合体建设与河北省联社、邯郸审计中心决策部署相结合,与该联社工作相结合,做到“两手抓、两促进”,通过制定工作措施,明确各部门建设职责,建立并完善考核办法,以严、实的考核力度推进乡村振兴金融服务综合体全面建设。
同时,该联社对接肥乡区委、区政府,与肥乡区农业农村局签订《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形成“银行+政府+村委”多方联动,确保乡村振兴金融服务综合体布放效果。
数据显示,截至11月末,该联社在肥乡区毛演堡乡路堡村、屯庄营乡后营村和天台山村等地区开办了10家乡村振兴金融服务综合体,在建的有8家。
创新方式方法 聚焦优质服务
肥乡联社以乡村振兴金融服务综合体为载体,结合各乡镇特色产业,围绕“一乡一产品,一村一特色”经营战略,了解乡村需求,创新金融产品,依托试点推广,把握重点举措,加快推进乡村振兴金融服务综合体建设,着实做到便民惠民。
该联社加强农业帮扶,特别是在乡村振兴金融服务综合体设置贷款咨询平台,为广大群众提供16种特色信贷产品,其中以“农贷宝”为主,通过一次授信,循环使用,随用随贷,高效便捷的解决客户融资需求。
同时,该联社在乡村振兴金融服务综合体内配备小额循环机、POS机、农信e购二维码、收银一体机、打印机等,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政策、信息、金融、消费等涉农服务。
此外,该联社以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区、美丽乡村、特色小镇、1000人以上常驻人口自然村为创建示范地点,择优选择当地德高望重、文化水平高、沟通能力强的人员作为该联社乡村振兴综合体建设负责人,发挥通农情、懂农事、知农需的优势,助力金融服务走进千家万户。
肥乡联社按照河北省联社相关要求,对照“综合体”三种建设模式,对存量金融便民店进行全面升级,打造集金融服务、产业服务、便民服务于一体的新型服务窗口,加大智能POS推广力度,对长期无交易的金融便民店进行替换,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
数据显示,截至11月末,该联社通过乡村振兴金融服务综合体累计开立乡村振兴卡2817余张;办理助农取款交易3069笔,金额112.4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