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磊 通讯员 余忠阳
【农村金融时报】
近年来,山西大同农信社支持“三农”和中小微企业发展,以信用为基础,推广“信易贷”平台,推动信用大数据融合共享应用,全面提升融资可获得性。
今年以来,该农信社累计投放信用贷款20.8亿元。其中,通过“信易贷”平台成功对接有融资需求的中小微企业123户,投放贷款金额10.7亿元。
该农信社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支持,银行对接”三位一体服务模式,小微企业依托“信易贷”平台发布融资需求,平台智能匹配后,由金融机构线上审核、线下对接,最终完成放款。
同时,该农信社依托公共信用信息,以大数据、智能风控等金融科技为支撑,让中小微企业的信用信息取代传统以抵押、担保等方式的申贷模式,实现了各类主体信用数据共享。先后为云州区黄花及其上下游产业注入1.86亿元信贷资金,扶持716户农户、20余家企业走出发展困境。
此外,为确保授信覆盖范围,该农信社以党建引领信用工程建设,发挥党建共创优势,与村支两委建立驻村联络机制,授聘“金融村官”,并依托“整体授信”将一揽子金融服务触角延伸到乡村、商场、社区、企业,以点带面推进信用工程建设。
今年,该农信社指导辖内大同农商银行将杨家窑村作为全市“整村授信”的试点村、样板村,并为该村114户农户授信,授信金额达2819.5万元,同时授予该村“信用村”的称号。截至目前,该农信社已在辖内933个主体开展“整体授信”,创建信用主体27个;个人客户累计评级授信15.43万户,授信金额36.91亿元。
在做好普惠服务工作上,该农信社以重建重塑为抓手,强化服务理念,改善服务模式,党员干部驻扎村委,通过党委协作、支部共建、党员行动,组建一支红色突击队,实现党建与业务同频共振;改善金融服务方式,提供暖心服务,打造客户心中的“百姓银行”,客户经理入户走访,访问信贷需求,开展信贷产品宣传、金融知识宣讲,手把手教小微商户运用“信易贷”平台实现线上快速申贷;借助广播、微信、电话、现场对接等方式,让百姓和中小微企业主快速了解普惠金融,持续提升客户金融服务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