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1年12月06日 > 总第515期 > B1 > 新闻内容
新疆农信 依托“三位一体”为乡村振兴“增信”
发布时间:2021年12月0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讯员 石元元 吴国勋

【农村金融时报】

近日,新疆若羌县农信社为若羌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引荐的若羌县金羌红枣专业合作社发放了200万元的流动资金贷款,标志着若羌县农信社贯彻落实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合作试点迈出实质性一步。

据介绍,若羌县金羌红枣专业合作社成立于 2009年4月,为若羌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下属企业,主要经营农副产品收购、加工、销售,农业种植等。若羌县农信社在与若羌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对接交流中了解到,该合作社因生产需要急需流动资金。经深入调查和评估,由若羌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提供担保,若羌县农信社为其发放了专项贷款。

今年6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正式启动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试点,进一步推进供销合作社、农民合作社、农村信用社在组织形态、服务功能、管理运营上的有机融合,增强全区农业产业质量效益。若羌县是“三位一体”综合合作首批试点县之一。

为推动“三位一体”综合试点,新疆农信融入联动合作机制,积极参与服务功能整合,与供销社、合作社建立紧密合作关系。

今年9月,新疆农信印发《贯彻落实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合作试点实施方案的金融服务实施方案(试行)》,要求全区各行社主动对接农业农村部门,取得辖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名录,主动逐户走访、摸排情况,建立台账和分类统计报表,同时要求各行社与各部门联动,对辖内农户、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评级授信全覆盖。

截至10月末,包括若羌县农信社在内的27家试点行社通过与当地供销社、农业农村局等单位对接,共摸排农民专业合作社14447个,对其中正常经营的5961个合作社,做到建档率、评级率、符合条件的授信率达100%。

为推动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农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满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多样化的金融需求,新疆农信完善专属信贷产品,争取政府支持,探索建立“政府+供销社+信用社”“政府+风险金+供销社+信用社”“政府+担保公司+供销社+信用社”等模式,为相关市场主体增信。

与此同时,新疆农信鼓励乡(镇)网点农村信用社派出金融指导员,解读金融政策,宣传金融业务,协调推动工作,还推动农村信用社与供销合作社村级惠农服务站实现嵌入式一体化发展,共同打通生产服务和农村金融“最后一公里”。

下一步,新疆农信将稳步发展“三位一体”综合合作模式,拓展服务领域,紧盯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需求,找准结合点、切入点,精准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为推进乡村振兴作出贡献。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