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余连斌 通讯员 何艺 聂俊
【农村金融时报】
今年以来,农发行四川凉山州分行立足实际,重点聚焦10个国家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和1个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持续发力,累计投放贷款37亿元,其中累计投放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贷款17.32亿元,贷款余额156.63亿元。
据介绍,该分行重点支持了凉山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特色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项目30余个,彰显了农业政策性金融的担当。
交通先行 铺就致富路
如今,行走在凉山州大山里,可喜的变化随处可见。在农发行凉山州分行信贷资金“贷”动下,凉山的交通更顺畅,居住环境更优美,生活更方便。
2016年的凉山州美姑县苏洛乡村,是当时凉山深贫县的一个缩影,长期闭塞、交通不便,严重影响群众生产生活质量。
为解决当地群众的出行难题,凉山州分行成立“5+1+X”乡村振兴党员攻坚小组,与省分行乡村振兴党员先锋队混编成队下沉一线,形成“各司其职、互相帮助、共同发力”的工作格局,提供专项融资服务,累计投放贷款10亿元用于支持金阳、越西、布拖、美姑、普格五个国家级重点帮扶县建成国、省、县道路323.04公里,覆盖脱贫村557个,服务脱贫地区人口33万,服务总人口102万人。
“农发行投放的贷款,利息低、落地快,极大缓解了脱贫地区公路建设的资金压力。”该项目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点绿成金 守护生态美
凉山州会东县作为纳入国家储备林规划范围的南部县城,是凉山地区经济发展的“试验田”,森林覆盖率达47.38%,森林资源富集,有华山松籽、“紫玥核桃”、牛油果、黑松露等具有较高经济附加值的植物资源。
但面对生态保护投入大、生态资源转化较为滞后的难题,如何撬动山林“沉睡”资本?农发行凉山州分行携手当地政府进行了有益探索。
今年,该分行发挥“绿色银行”优势,采用“一对一帮扶”方式,在构筑绿色屏障、守好一方青山的基础上,获批贷款9.87亿元支持会东县国家储备林及林业产业建设项目,协助会东县构建起多层次复合式的林木经济结构,为当地盘活林业资源,让林农和企业从中受益。
以前森林资源变现难、融资难,该分行根据当地实际从专业角度匹配融资产品,有效拓展了林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
据悉,该分行在开展“大走访,大营销”活动中,先后与会东、会理两县签署农业政策性金融战略合作协议,承诺提供不低于100亿元的融资额度,推动农业政策性金融产品、服务、模式创新在两县落实落地。
情系“三农” 帮扶产业兴
农发行凉山州分行时刻关注凉山产业的发展。随着凉山州分行1.5亿元农村流通体系建设贷款投放到位,一个立足凉山服务攀西,以“互联网+”为纽带,以农业种植为依托,未来引领凉山乃至攀西地区乡村振兴的攀西农特产品智慧运营中心项目逐渐成型。
该项目是凉山今年农业产业发展的重点项目,建成后将彻底改变传统农业产业营销模式,让更多农特产品有“好去处”。
“在项目建设资金最吃紧的时候,是农发行的快速行动和优质方案给我们带来了亟需的资金,纾解了资金压力。”该项目相关负责人说。
该项目是近年来农发行凉山州分行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真实写照。今年以来,该分行聚焦凉山“三农”融合发展,助力凉山打造乡村振兴样板点,扶持特色产业项目建成。该分行按照“重点支持,引领带动”的工作思路,支持了包括德昌县彩虹集贸市场、美姑县牛牛坝乡集中安置点饮水工程、普格螺髻山中学等在当地有较大影响力和辐射作用的项目。
据农发行凉山州分行主要负责人介绍,下一步,该分行将围绕“以重点产业为抓手、以特色产业为依托、以产业振兴为重点”的总体谋划,带动凉山农业农村经济体不断发展壮大,打造“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现代化农业农村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