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1年12月06日 > 总第515期 > A3 > 新闻内容
肇庆农商银行 探索地方法人银行助力共同富裕的新模式
发布时间:2021年12月0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讯员 张蓉 侯振军

【农村金融时报】

今年以来,广东肇庆农商银行与肇庆市农业农村局、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及各镇政府等加强战略合作,联合开展数字信用乡村建设、产融结合、“便民政务+普惠金融”等项目,共同探索地方法人银行助力共同富裕的新模式。

探索数字化时代信用村建设

乡村是共同富裕的主战场,乡村振兴是走向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根据广东省农信联社“农村金融(普惠)户户通”工作要求,肇庆农商银行以“数字信用乡村建设”为抓手,与各镇政府融合“党建引领、金融科技、政银人才、产融结合、数字信用”五大要素探索数字化时代信用村建设道路。

在广东省农信联社普惠金融部、银信中心支持下,肇庆农商银行联合地方政府、村(居)委会在70个行政村开展“数字信用乡村建设”,采集农户信息近28.3万人,发放个人涉农贷款1亿余元。

为深度融入乡村经济发展,下沉服务重心,该行还与各镇政府签订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乡村党建结对共建、特色产业发展、扶贫帮困、普惠金融服务等工作。目前,该行已与27个镇街、61个行政村签订合作协议,合计授信237亿元。

肇庆农商银行与各镇政府加强沟通,由镇政府向农商银行派驻“行长顾问”,农商银行向镇政府、村委会派驻“金融特派员”,共同做好乡村党建、产业发展规划、金融服务需求与供给对接工作,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持。

数据显示,截至11月末,已有25个镇政府向农商银行派驻行长顾问25名,农商银行向27个镇、61个行政村派驻“金融特派员”75名。

做强乡村优势产业

产业是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支撑。肇庆农商银行瞄准乡村优势特色产业,根据广东省农业农村厅推动渔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要求,结合地方渔业发展实际,推出“美丽池塘贷”,打造“政府+银行+担保+保险”政银企合作新模式,已确定观星(肇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肇庆市中业水产有限公司等作为试点单位,拟授信合计1700万元。

同时,为积极响应肇庆市政府“做优生猪产业”的工作部署,该行创新推出“生猪活体抵押贷款”“真猪贷”等业务,有效解决了生猪“抵押登记难、价值评估难、资金监控难”三大难题。截至11月末,该行共发放生猪养殖贷款8160多万元,其中发放“真猪贷”4560万元。

为支持地方优势特色产业发展,该行还创新推出了包括 “水产养殖贷”“家禽养殖贷”“肇实加工贷”“蕉农贷”等产品的“一村一品贷”信贷产品,着力支持有潜力、有特色、附加值高的区域主导产业发展。

截至11月末,该行共发放“一村一品贷”特色贷款近400户、金额6600多万元。

打通数字农村最后一米

金融助力共同富裕,不仅仅是金融服务供给的增加,还包括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根据上级部署,肇庆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与肇庆农商银行联合推进“粤智助”政府服务自助机实现409个村居全覆盖工作,推动“便民政务+普惠金融”服务向基层延伸,打通“政务服务+金融服务”最后一米。

在该行的推动下,现在农民在乡村党群服务中心可以通过“粤智助”政府服务自助机就可以办理出生证查询打印、水电费查缴、医保查询等业务,还能就近办理公安、司法、人社等80多项政务服务事项,以及办理银行账户余额查询、电子现金充值、非税缴费等20多项金融业务。动动手指便可一机通办100多项政务服务和金融业务,实现“基础金融服务不出村、综合金融服务不出镇”。

肇庆农商银行董事长黄东奇表示,该行将围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总体部署,进一步加强政银合作,持续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大力推进“农村金融(普惠)户户通”工作,不断探索政银“共建共治共享”助力乡村振兴的新模式,在乡村高质量发展中实现共同富裕。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