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爱静 通讯员 邵芳
【农村金融时报】
今年是浙江省洞头区打造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海岛样板开局之年,浙江农信辖内洞头农商银行锚定“共富”目标,聚焦提升金融支持共同富裕服务能力,着力开展共富金融专员派驻行动。
该行在辖内每个街道派驻一位共富金融专员,为渔村和养殖户送资金、送服务,帮助他们走上共同富裕之路。
图为该行共富专员送贷上门。
缓解养殖户融资难
霓屿街道是洞头区的几个海岛街道之一,产业结构单一,以渔业捕捞和水产品养殖、加工为主。霓屿街道下社村红色丰收驿站是洞头农商银行的首家红色丰收驿站,在“党建+金融”工作开展初期,该驿站“党建”元素和功能较弱,与“党建+金融”工作开展的初衷差距较大。
该行共富金融专员主动成为驿站联络人后,深入思考研究如何更好地将“党建”融入到丰收驿站日常的金融服务。
通过对驿站二次升级改造,在原有的金融便民服务基础上,该行与下社村签订“党建联盟”协议,以红色丰收驿站为主阵地,开展主题党日、微党课等活动。
升级后的红色丰收驿站投入使用后,该行共富金融专员又联合村居党员以金融服务志愿者的身份,上门开展金融宣传工作,并提供金融服务。
在“党建+金融”的引领下,在共富金融专员的推动下,渔村和养殖户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收入水平显著提高。
开发海洋“碳汇贷”
林有福是洞头区霓屿街道布袋岙村村民,多年来,一直从事紫菜养殖,紫菜养殖成为他家里的主要收入来源。为了对紫菜养殖技术进行绿色升级改造,同时扩大紫菜养殖面积,林有福已经向银行和亲戚朋友借款8万元,但仍有5万元资金缺口。洞头农商银行共富金融专员在走访中了解到他的困境后,及时上门对接。
在共富金融专员的推动和协调下,该行精准创新推出了海洋“碳汇贷”业务,将一定期限内的海洋生物碳汇作为质押品,在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上予以登记后,向林有福发放了5万元的海洋“碳汇贷”。
“真是不敢想,海产品养殖吸收的二氧化碳也能贷款。”获得贷款后的林有福感慨道,并第一时间将资金投入到养殖技术、养殖设备的升级,另外他还租用几亩海域扩大了养殖面积。
在霓屿街道像林有福这样的养殖户还有很多,只要听说养殖户存在融资困难,该行共富金融专员都会主动联系,向其宣传动产融资业务和海洋“碳汇贷”产品,切实帮助养殖户解决融资难题,帮助他们实现增收致富的梦想。
推广“四位一体”低收入农户贷款
柯受二是霓屿街道的低收入农户,随着家里子女逐渐长大,生活压力不断增大,现有收入难以继续维持生活开支。
看着亲戚和邻居近年来靠着养羊栖菜实现了增收致富,柯受二萌生了养羊栖菜的想法。但是养羊栖菜的资金来源成了他实现增收梦的主要难题,没有可抵押的资产,没有人愿意提供担保,在银行获得授信的难度极大,正在他为资金发愁之际,该行共富金融专员一番话,让他看到了希望。
当时正值洞头区在大力推广“四位一体”低收入农户贷款,人民银行洞头支行联合洞头区农业农村局建立了央行资金、银行低息贷款、保险保证、政府贴息“四位一体”低收入农户贷款政策机制,为有生产、经营意愿的低收入农户提供低成本的创业资金支持,贷款可以享受财政资金贴息和保险费率优惠支持。
在共富金融专员的推荐下,柯受二决定向洞头农商银行申请“四位一体”低收入农户贷款并获得了人生中首笔银行贷款5万元。拿到这笔资金后,柯受二立即着手开始了养羊栖菜的准备,也让他对以后的生活充满了信心。
有柯受二的先例后,越来越多的低收入农户在该行共富金融专员的帮助下获得了低成本的“四位一体”低收入农户贷款支持,切实解决了他们的融资难题,让他们离增收致富的目标更近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