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石柳
【农村金融时报】
据了解,今年4月,兴业银行明确提出探索“绿色+普惠”模式,创新绿色金融产品,推动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优势,为脱贫地区“点绿成金”,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作为国内绿色金融先行者,兴业银行充分发挥绿色金融专业和领先优势,将乡村振兴作为绿色金融发展的新空间,振兴乡村绿色产业,推进农村地区生态环境保护,改善农村地区人居环境。
点绿成金
让绿色产业迎来“金色收成”
广大乡村地区绿色资源丰富,是有待发掘的绿色“宝库”。兴业银行立足各地自然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培育各具特色的绿色产业项目,重点支持光伏、旅游业、绿色农业、林业等领域,带动当地农户增收致富。
江西石城县琴江镇汉坑村的后山上,连片的光伏发电板此起彼伏,为当地乡村振兴持续输入新动力。这是赣州市第一座大型地面集中式光伏电站,总投资4.5亿元,装机容量60兆瓦。2018年兴业银行南昌分行与苏州协鑫新能源有限公司合作,为该项目提供绿色贷款3.2亿元。
石城县太阳能资源丰富,年日照小时数达1920小时,年太阳辐射量达4736.6兆焦/平方米。在兴业银行金融助力下,光伏电站将太阳能资源变成“阳光银行”。项目建成后,不仅每年从发电收益中提取资金作为扶贫基金,以每年每户3000元、持续20年的标准专项帮扶当地223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同时以太阳能资源的开发建设带动地方农业生产、矿场资源开发。
随着光伏产业向分布式发展,目前兴业银行正探索创设“光伏贷”,结合整县推进分布式光伏试点,加大对分布式光伏发电的支持力度,以提高土地利用率,解决传统发电污染环境等问题,在建设美丽乡村的同时,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
为持续深化对现代农业的支持,兴业银行以农产品加工、乳制品生产、农业科技研发、高端农机装备制造等现代农业龙头企业为核心,有效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农企农户快速发展。截至10月末,兴业银行涉农类绿色融资余额约90亿元。
以绿色产业引领乡村振兴,坚定不移走绿色兴农之路,兴业银行持续加强绿色金融产品创新,探索更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围绕全国碳市场建设,加强配套的碳金融产品开发,在福建等森林资源丰富地区推动林业碳汇交易;创新“绿创贷”“环保贷”“节水贷”等特色产品,为乡村地区普惠小微企业提供绿色金融服务;积极探索乡村环境要素类质押融资,研究创设基于牧权、水权、排放权等为抵质押品或增信措施的融资产品,破解乡村绿色产业融资难题,让绿水青山成为乡村振兴的“金山银山”。
商行+投行
绘就美丽乡村新图景
近年来,兴业银行发挥“商行+投行”优势,引进资金活水,推进乡村地区生态治理,改善乡村人居环境,带动当地旅游经济蓬勃发展,让乡村变成生态宜居的美丽家园。
中西部地区是乡村振兴薄弱环节,也是生态修复重点区域。兴业银行依托绿色金融优势,先后与江西、贵州、新疆、甘肃、内蒙古、青海、云南等生态环境较为脆弱、脱贫人口占比较大的省市区签署绿色金融战略合作协议,完善欠发达地区生态补偿机制,以绿色重点项目为抓手,着力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换通道。
在贵州省天柱县,当地的母亲河——鉴江两岸青山相对,清澈的河水顺流而下,当地倾力打造的30里水景长廊,已建成漂流系统、慢行步道、半岛公园、非遗文化园等旅游项目,成为游客休闲游玩的佳处。
在兴业银行贵阳分行11.7亿元资金支持下,鉴江这条曾因河道堵塞、水质污染、驳岸冲刷影响当地经济的“问题河”,通过流域治理,两岸的生态环境得以改善,不仅水土流失问题得到根治,还依托丰富的绿色生态资源,变成发展旅游经济,推动乡村振兴的“幸福河”。
在湖州,兴业银行助力长兴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2021年第一期中期票据(乡村振兴)成功发行,募集的10亿元资金专项用于长兴县乡镇东南地块管网项目建设。
项目建成后,将实现“污水全收集、管网全覆盖、雨污全分流”,有力促进当地乡村人居环境质量提升,改善太湖流域水环境状况,助力生态宜居长兴建设。
针对乡村生态环境治理、基础建设等乡村建设工程期限长、资金需求大的特点,兴业银行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拓宽融资渠道。今年以来,先后牵头主承销全国首笔绿色乡村振兴债券,湖南、湖北首单乡村振兴债,联席主承销粤港澳大湾区首单乡村振兴债、南方电网首单乡村振兴债等乡村振兴债等。
截至10月末,兴业银行承销乡村振兴票据1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