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衍水 通讯员 许秀菊
【农村金融时报】
近年来,福建霞浦联社坚持以“农”为本,聚焦主责主业,持续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把好金融精准施策大方向,回归本源,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更好满足乡村振兴多样化金融需求。该联社坚持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围绕党建引领,实践推出“党建+”融合模式,取得理想成绩。
党建+多社融合
搭建多方合作新平台
霞浦联社与辖内各乡镇逐步开展政银战略合作,致力实现基层网点党支部与辖区行政村党建共建百分百全覆盖,不断探索深化多社融合服务机制;创新“组织共融、业务共商、服务共抓、资源共享、难题共解”工作机制,充分激活农村要素市场。
“以支部共建为契机,进一步加深了村集体与信用社的联系,为后续的整村推进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霞浦联社城关社支部书记章雄如是说。
自去年6月以来,霞浦联社共对68个行政村开展整村授信“送贷上门”。截至10月末,霞浦联社个人贷款户数达4.9万户,覆盖面达38.81%。
通过构建“党建+多社融合”长效机制,霞浦联社先后与县供销社、农业农村局、海洋渔业局、人社局、财政局等签订合作协议,共同探索构建新型合作模式。
该联社与县委组织部联合推广“党员先锋贷”,截至10月末,累计发放2663笔、2.1亿元;与武装部联合推广“拥军贷”,截至10月末,累计发放1274笔、9505万元。
下一阶段,该联社计划与组织部联合推出“福宁英才卡”,将农信元素充分融入,打出“农信”品牌。
党建+特色产业
引入金融活水促振兴
霞浦联社强化党建对特色产业的统筹领导,按照“突出特色、聚集发展”的发展战略,充分挖掘县域资源优势,搞好品牌发展。
近年来,霞浦联社积以“海洋”为媒,助力特色产业发展,不断致力于激活“蓝色金融”。截至10月末,该联社共发放海洋渔业类贷款24.53亿元,占贷款总额的53%。
霞浦联社还创推海参仓单质押,挖掘“蓝海”宝藏,从帮助“涉海”客户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实际问题出发,于2013年4月在全省率先发放“海参宝”海参仓单质押贷款,截至10月末,累计发放贷款904笔,金额达9.38亿元。
该联社还创新推出渔排托管贷,盘活海上“沉睡”资产,截至10月末,已发放渔排托管贷389户,金额达7884万元;针对养殖户升级改造资金短缺问题,霞浦联社量身定制专属贷款产品“福渔贷”,建设海上“绿色牧场”,至今已发放1538笔、金额6010万元。
党建+金融助理
推动普惠金融入万家
霞浦联社持续加强“主力军”“先锋队”队伍建设,着力打造“金蜜蜂”普惠金融服务队,为乡村高质量发展注入红色动能,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
该联社以金融助理驻万村工程为切入点,共派驻金融助理72名,聘任乡村信息联络员14名,覆盖全辖293个行政村,提供党建共建交流、助老适老服务、普惠金融知识下乡、村级金融场景等综合服务,充分地发挥了乡村振兴金融主力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