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郑长灵 通讯员 陈晨
【农村金融时报】
今年以来,福建闽清联社不断加大对乡村振兴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发挥农信社深耕当地的优势,以金融“活水”助力乡村振兴。
“绿叶”变“金叶”
助力茶产业发展
沿着山路走进闽清县下祝乡麒麟山茶业园,远处便能看见在山雾缭绕的山腰上种着一棵棵长势喜人的茶树,4000多亩连片的梯田式茶园漫山遍野。
“闽清联社为我办理的‘助保贷’就像一场‘及时雨’,让我的茶厂能够顺利发展,也为周边村民带来一些收入。”麒麟山茶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姚朝响说道。
据悉,福建省麒麟山茶业发展有限公司位于闽清县下祝乡,2014年被评为福建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受疫情影响,扩大茶厂规模及购买化肥等原材料所需的资金成了企业发展过程中首要面临的难题。
在姚朝响一筹莫展之际,闽清联社下祝信用社金融助理主动上门,深入了解茶厂的经营情况及企业融资难题,最终为其办理了200万元的“助保贷”。
随着信贷资金的到位,该茶厂扩大了生产规模,并通过“公司+农户”的模式,为周边茶农搭建发展平台,带动了1200多户农户种植、加工、销售茶叶,将“绿叶”变成了“金叶”。
近年来,为帮助这类有市场、效益好、有发展潜力、带动能力强但抵押不足的农业产业获得信贷支持,闽清联社与闽清县农业农村局合作,探索“农业风险基金+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风险分担授信模式,加大对新型农业生产主体的金融支持力度。
同时,该联社推广农业龙头企业“助保金”贷款,支持农业产业规范化、专业化发展。截至9月末,该联社已发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1860万元,农民合作社(含农场主、合作社经营者)贷款4424.61万元。
立足特色产业
创新贷款产品
今年以来,闽清联社在福建省联社推出“五福”系列产品基础上,立足闽清县要素资源禀赋和特色产业,围绕“山、地、绿”等各类农村要素,创新推广“福船”“福村”等系列产品。截至10月末,该联社“五福”系列贷款余额达3.78亿元。
闽清县福源临管理服务有限公司主要经营园区管理服务和各类工程建设活动,目前正在投资建设三溪乡公益性公墓项目,然而在建设过程中,公司出现了资金短缺问题。
闽清联社工作人员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在前期充分对接的基础上,发挥“急事急办”的原则,缩短审批时限,3天内为该公司办理“福村贷”授信440万元。
为提升农村集体经济金融服务水平,推动村级集体经济扩面提质增效,闽清联社对接闽清县政府重点工作,挖掘金融服务触点,把助力村级经济组织增收作为切入点,以“福村贷”信贷产品为抓手,解决村级经济组织在政府重点项目的资金需求。
同时,闽清联社还贯彻落实福建省银保监局开展的乡村振兴金融支持度提升行动,定点帮扶闽清县革命老区——上演村,通过给予利率优惠等措施,强化产业帮扶、就业帮扶。
据了解,早在2019年,闽清联社便与闽清县人民政府签订了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全面开展合作,凝聚闽清联社地方金融优势,加大“三农”重点领域信贷投放力度,支持闽清县渔业、养殖业、种植业等产业振兴。
例如,该联社对梅溪镇橄榄种植业推出“橄榄贷”,用于解决农户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中短期资金需求,助力种植产业升级;针对塔庄镇粉干加工业推出“福粉贷”,助力县域特色产业发展壮大。
此外,闽清联社还不断推进建设农村移动支付受理生态圈,升级改造279个普惠金融服务点,探索打造集金融、电商、物流、民生、政务“五位一体”的“福农驿站”,在闽清县乡村地区开辟了一条惠农、支农、便农的绿色金融服务渠道。
截至10月末,闽清联社各项贷款余额40.15亿元,其中涉农贷款35.15亿元,比年初增加2.67亿元,占各项贷款的87.54%,增速达8.21%;普惠型农户经营性贷款与普惠型涉农小微贷款余额34.03亿元,比年初增长2.24亿元,增幅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