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磊 通讯员 陈墨 惠祥臣
【农村金融时报】
坐上“农商银行号”小火车在兰陵国家农业公园里触摸花海,扫码“聚合支付”入住压油沟青年旅社与湖光山色相拥而眠,到“整村授信示范村”小东山村欣赏“中国盆景艺术村”的水木清华……
在寄情绿水青山、追寻诗与远方的路上,总有农商银行常伴左右。
近年来,山东兰陵农商银行结合兰陵县“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中国最美文化休闲旅游名县”地域特色,探寻旅游观光、田园采摘、农耕体验、农家美食等乡村旅游项目融资需求,倾斜绿色信贷资源激活乡村旅游产业,助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截至10月末,该行各项贷款余额169.83亿元,较年初增加25.8亿元,增幅17.92%。
深化现代金融服务方式
当好商户“店小二”
华灯初上,兰陵县“印象代村”古村镇内人声鼎沸。
作为兰陵县小吃美食聚集地、夜游网红打卡地,“印象代村”已成为当地市民及各地游客休闲、餐饮、娱乐的标志性景点,高峰期每晚游客超万人,目前已吸引400多家商铺入驻。
赵敏的烤串店便是其中一家。
今年年初,赵敏租下“印象代村”一处门面,从经营书店转型做小吃生意。开店之初,装修和购买设备所需资金是一大难题,恰逢兰陵农商银行“大挎包”金融服务队“扫街”,赵敏在客户经理的帮助下,使用手机办理了10万元线上贷款,同时开通聚合支付收款码,“一揽子”金融服务解决了她经营的后顾之忧。
不仅是赵敏的小店,兰陵农商银行与代村合作推出的“印象代村一卡通”,以“实体卡+虚拟卡”为媒介,让代村全部商户享受到聚合支付收单和智能POS收单一体化结算服务。
截至目前,该行在代村为中心的兰陵国家农业公园、“印象代村”古城镇等集群商圈周边,布放POS机具260余台,协助发行预付卡1万余张,签约扫码支付业务620余户,签约各类电子银行产品2400户。
同时,该行还在代村周边设分理处1处,精品自助银行1处,布放ATM、CRS共13台。
为构建线上支付结算体系,兰陵农商银行为商户陆续安装POS、扫码立牌,推广聚合支付等移动支付产品,实现刷卡消费、扫码消费,满足市民百姓多样化支付需求。今年以来,该行个人智e通交易量达95.38万笔、金额333.54亿元,聚合支付交易量达275.45万笔、金额34.19亿元。
同时,该行改造物理网点服务环境、完善服务功能,优化景点、商圈附近的网点布局,推行“大挎包”金融服务,将高效的金融服务嵌入乡村旅游发展之中。今年以来,该行“大挎包”金融服务队已开展“流动银行”等各类服务活动900余次。
创新信贷产品支持模式
做好金融“后勤兵”
从“印象代村”古城镇向南三公里,“全省农商银行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示范区”标识牌耸立在兰陵国家农业公园广场上,格外引人注目。
兰陵国家农业公园是国家4A级景区,规划占地面积2万亩,是山东省规模最大的生态农业旅游庄园,也是省内唯一获得国家农业公园命名的公园。
为支持兰陵国家农业公园和兰陵现代农业示范园的“双园”一体化开发建设,兰陵农商银行“大挎包”金融服务队深入园区了解产业布局分布与发展状况,并投放3000万元资金支持项目建设,支持园区形成集“种、养、游”于一体的生态循环农业集群产业。
在兰陵另一处著名的压油沟风景区,同样留下“大挎包”们的身影。
今年年初,压油沟景区内长桥水库因其美丽的自然风光在网上火了。集观光旅游,花茶销售于一体的“花好月圆”玫瑰园就坐落在水库南岸。
“我们的玫瑰园是在2019年春天入驻压油沟风景区的,园内的玫瑰花苗采购、花茶烘干设备养护都需要大量资金,农商银行为我们办理利率优惠的50万元‘鲁担惠农贷’,解决了资金难题。”玫瑰园负责人郑恩光说。
近年来,兰陵农商银行着力破解乡村旅游业融资难题,针对不同经营主体,量身定做创新信贷产品,并探索推广农民房地一体抵押贷款、集体建设用地抵押贷款等产品,赋予沉睡的农村土地资产新的生命力,满足乡村旅游融资需求。
对农村集中连片经营旅游项目,该行推广“无感授信”等新型线上信贷模式,以科技化、便捷化推深做实信贷服务。截至10月末,该行已实现全县612个行政村无感授信100%全覆盖,惠及农户37万户,新增预授信金额60亿元。
同时,该行运用“鲁担惠农贷”“创业担保贷”等政策性产品降低客户融资成本,推动整体贷款利率水平持续下行。截至10月末,该行整体贷款利率较去年同期下降1.02个百分点,累计减息让利521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