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郑长灵 通讯员 饶志骏 汪姝
【农村金融时报】
近年来,农发行江西抚州市分行聚焦水环境治理、饮用水源地保护、城镇污水整治、农村垃圾、生态修复、特色产业等重点领域,助推抚州市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截至10月底,该分行各项贷款余额318.16亿元。其中支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项目33个,贷款余额87.01亿元。
探索砂石资源转化路径,使“白砂”变“金砂”。农发行抚州市分行围绕河道砂石做文章,变资源为资产。在不破坏河道面貌的前提下,该分行利用河道疏浚工程和采砂点的砂石销售收益作为项目还本付息现金流,并追加砂石收益质押。
该分行支持的抚州市广昌县城市“双修”建设项目,就是全省农发行系统内首笔以采砂收益为还款来源的贷款,目前已顺利投放3.2亿元,实现“点绿成金”。
截至10月底,该分行支持以采砂收益作为还款来源项目10个,发放贷款26.05亿元。
探索水资源转化路径,使“水流”变“资金流”。农发行抚州市分行围绕农田水利建设、防洪工程建设、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水土保持和水生态保护建设等工程项目,探索水资源融资模式新途径。
如该分行投放8.1亿元支持乐安县生态水利项目建设,项目新建14座城乡供水厂,建成后由政府授权借款人进行市场化收费运营,使用供水收益作为项目还款来源。
截至10月底,该分行运用水资源作为还款来源项目贷款余额29.42亿元。
探索古村收益转换路径,使“屋景”变“钱景”。农发行抚州市分行支持中国传统村落市场化运营机制,利用古村景区门票收益和古屋出租收益作为还款来源,盘活古村落旅游资源融资。
如该分行投放9.5亿元支持乐安县流坑古村落保护与开发项目、4.5亿元支持金溪县古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工程(一期)项目,打造特色旅游住宿、餐饮和休闲度假等景观提升。
该分行将景区门票收益、景区店铺收益(古建筑修缮后)、景区民宿收益(古建筑修缮后)作为还款来源,实现“古屋资源”向“金融资金”转化。
探索林木资源转换路径,使“活树”变“活钱”。农发行抚州市分行将信贷支持的公司名下的林木资产为融资提供担保,有效盘活抚州丰富的林木资源。
如该分行支持广昌县城市“双修”建设项目(一期)、广昌县2019年度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工程项目、临川才都智慧返乡创业园一期建设项目追加林权抵押,盘活林权面积合计31874.6亩。
截至10月底,该分行追加林权抵押贷款余额18.3亿元。
探索园区资源转换路径,使“园区”变“绿电”。农发行抚州市分行围绕绿色建筑及配套建设——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工程,探索运用光伏发电收益作为还款来源,并追加质押担保。
如支持宜黄县返乡创业园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将太阳能多元化,满足宜黄县整个标准厂房及宜黄县工业园区的供电,减少常规能源尤其是煤炭资源的消耗,帮助企业盘活绿色资产,助力企业转型发展。
截至10月底,该分行用能权贷款余额11.4亿元。
探索特色产业转换路径,使“产业”变“富业”。农发行抚州市分行围绕生态农业重点服务领域,加大对“乐安竹笋”“南丰蜜桔”“南丰龟鳖”“广昌白莲”等知名特色产业支持力度。如向南丰县恒辉龟鳖养殖专业合作社投放50万元贷款用于支持龟鳖养殖、向江西鹏鑫食品有限公司投放700万元用于乐安竹笋收购、向广昌莲香食品有限公司发放贷款120万元用于莲子收购、向南丰县吉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投放300万元贷款用于蜜桔收购,助力产业集约化规模经营,促进产品增值、农户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