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1年11月29日 > 总第514期 > A2 > 新闻内容
打造多样化数字人民币消费场景
发布时间:2021年11月2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见习记者 曹沛原

【农村金融时报】

去年12月11日,上海地区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正式启动。在中国建设银行总行部署下,近一年来,建行上海市分行围绕“建生态、搭场景、扩用户”的核心要义,通过优化资源设置,聚焦重点领域,围绕场景和客群广泛延伸服务触角,在线下支付、民生普惠等领域打造了具有上海特色的支付生态。

重点商圈拓商户

上海市分行结合旺季消费,在重点商圈、连锁商户等生态场景持续深耕,挖掘客户在旺季期间的消费潜能,串联“女神购物节”“五五购物节”两大节日,及总行“一元金秋惠”“一元油礼了”“悦享五折惠”系列活动,打造丰富多样的数字人民币消费场景。

在今年的“三八女神节”,建行作为数字人民币商业场景应用的首发银行之一,率先将数字人民币与大型购物节庆相融合,在南京路大型购物商场推出“满380元减150元”的数字人民币满减活动,助力“女神节”大促。这次营销活动首次向上海市民揭开数字人民币的神秘面纱,建行也在业内获得了良好口碑。

在由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牵头举办的“五五购物节”中,上海市分行更是开展了多样的营销活动,将南京路示范街的触角延伸到东西两段,发展商户至“两街五圈”,参与的众多商户全部产生交易。

三季度以来,上海市分行结合扫码签牌创新工具、代工单位外拓营销、连锁商超全面布点等措施,打造具有建行口碑、特色的系列营销活动,逐渐培养上海市民数字人民币消费习惯。活动开展以来,上海市分行个人钱包数、交易金额、交易笔数等指标均实现突破。

区域支付一体化

上海市分行紧贴长三角一体化推进工作的要求,以数字人民币为切入点,率先在上海市青浦区、苏州市吴江区两地之间探索了跨区域提取公积金的全新场景,为智慧政务增加了新思路。今年4月上海市公积金中心开立对公钱包,拟定技术方案,目前两地申请了特殊试点政策,业务流程正在测试中。

在长三角一体化商业联动方面,该分行拟定了跨区域特色商圈、特色生态旅游等多个领域联动的试点工作方案,搭建了朱家角古镇、黎里古镇两地的人气消费场景,利用“满在上海,减在吴江”活动方案,吸引了两地往返人群,实现了跨区域商圈支付、引流的创新探索。

除此之外,上海市分行对往来于上海市青浦区和苏州市吴江区的16路公交设立了数字人民币试点,满足了毗邻地区居民通勤、探亲、旅游观光和购物就医等多种出行需求。未来上海市分行将扩大公交线路数字人民币支付覆盖度,向长三角区域公交线路扩展。

数字助农惠农户

在传统信贷业务基础上,建行上海市分行积极探索与农业产业园、数字农业龙头合作,搭建平台,共享数据,不断输送金融活水。今年2月,建行携手涉农企业开展本地特色农产品数字人民币优惠回馈活动,丰富疫情期间农产品销售渠道。同时,建行运用新金融和数字化经营理念,打通农资农具“绿色通道”,拓展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为种子公司开辟“春播希望”金融服务绿色通道,推出龙支付、数字人民币等渠道优惠购买种子的特色活动。

9月29日,上海市分行与上海农村产权交易所签署了金融服务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率先在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交易过程中,引入数字人民币实现保证金和流转价款的双向收付,这是数字人民币与涉农支付场景应用结合的一次创新。

下一步,上海市分行将继续积极开拓创新,保持数字人民币市场先发优势,为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做出新的探索。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