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1年11月22日 > 总第513期 > B5 > 新闻内容
宾川农商银行 金融助力产业兴 错季葡萄别样红
发布时间:2021年11月2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记者 余连斌 通讯员 张鹤军

【农村金融时报】

在云南省宾川县金牛镇江干村委会団瓢村郁郁葱葱的葡萄园里,红艳艳的葡萄挂满枝头,现在正是错季葡萄的上市季节,家家户户忙着采摘葡萄,一派丰收的景象。

宾川农商银行客户经理在团瓢村果农邬志鸿家葡萄园了解错季葡萄生长情况

“在农商银行每年10万元信用贷款支持下,我家种了4亩多葡萄,今年价格好,收入将近20万元,比去年翻了一倍。”正在采收葡萄的団瓢村村民邬建云高兴地说:“错季葡萄很抢手,外地客商非常喜欢,一次就包园买了。”

“错季葡萄”就是利用宾川县光热充足、无霜期长的气候特点,通过“二次修剪、设施栽培”生物种植技术,来调节葡萄的成熟期。团瓢村是国家级鲜食错季葡萄种植示范村,葡萄产业是全村的支柱产业。近几年来,团瓢村利用当地地势低洼潮湿、葡萄生长周期长的优势,引导群众种植错季葡萄,错开了葡萄销售的高峰时期,秋冬时节开始成熟上市,不仅丰富了水果市场供给,还提升了葡萄的市场竞争力,有效增加了果农的收益。

邬志鸿在宾川农商银行“农民工创业贷款”的多年支持下,不断扩大错季葡萄的种植面积,葡萄一年比一年卖得好,不仅从贷款户变成存款户,还成了村里葡萄产业带头人和致富能手。

“7亩错季葡萄,以每市斤8.6元全部卖给客商,收入40多万元。”望着又大又红的葡萄,邬志鸿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错季葡萄具有生长期长、色泽饱满、糖度高、耐储藏、口感甜脆等特点,市场前景非常好,明年我家葡萄挂果面积将达到13.2亩,收入也将大幅增加。”

为支持团瓢村和周边农户发展葡萄产业,宾川农商银行对江干村委会599户村民授信7524万元,同时还利用“贷免扶补”“果e贷”和支农再贷款对农民工创业种植户和葡萄种植大户增加贷款支持。目前,全村种植错季葡萄600多亩,预计亩均产值可突破3.5万元,仅错季葡萄总产值将突破2000万元。

云南省宾川县是“中国葡萄之乡”,有“高原葡萄城·南国吐鲁番”的美称。为促进全县葡萄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宾川利用光热充足、无霜期长的气候特点,不断优化和调整葡萄品种种植结构,并运用“延迟栽培”新技术,引导农户发展种植错季、二花果葡萄。

目前,宾川葡萄产业逐步摆脱品种单一、熟期集中的瓶颈,逐步向早、中、晚熟品种搭配,熟期分布合理的发展模式转变。全县葡萄种植面积16.24万亩,总产39.48万吨,产值达30多亿元。错季和二花果葡萄的种植面积达12000多亩,产值将近4亿元。

宾川农商银行在服务乡村振兴工作中,围绕巩固发展水果产业“一县一业”“一村一品”示范村建设,不断深化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大力发展普惠金融、绿色金融和产业金融服务。

截至10月末,该行今年累计发放葡萄种植贷款25244笔,金额16.38亿元。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