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1年11月22日 > 总第513期 > B1 > 新闻内容
江西辖内农商银行 ​践行普惠金融 激活农村集体经济
发布时间:2021年11月2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记者 郑长灵 通讯员 骆寒蕾

【农村金融时报】

近年来,江西辖内农商银行践行普惠金融理念,围绕“提高金融服务覆盖率、可得性、满意度”的总体目标,坚持“立足本土、服务社区、支农支小”的市场定位,持续加大金融供给,下沉服务重心,开展了一系列普惠金融实践活动。

提高金融服务覆盖率是发展普惠金融的首要目标。

以赣州为例,为助力赣州市建设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赣州辖区农商银行将每个行政村的所有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一个集团客户进行管理,采取“一月一村、整村推进”的模式,在规划的日期内,由农村网点客户经理对所在行政村挨家挨户调查客户需求、推广金融产品、宣传金融知识,达到批量调查、批量授信、批量贷后检查的整体作业效果。同时,在推进整村授信过程中,实现客户信息收集覆盖所有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产品营销覆盖所有成年人、有效需求满足率100%的三个全覆盖目标。

作为赣州辖内最早推进整村授信的农商银行之一,安远农商银行辖内所有支行在开展整村授信过程中,实行挂图作战,化被动为主动、化分散为集中,按村组有计划地推进整村授信,赋予农村居民更多地参与权和决定权,让每一个符合条件的村民都能便捷获得贷款,享受到现代化的金融服务。目前,赣州辖区农商银行已完成1865个行政村的整村授信工作,占赣州市行政村总数的54%,贷款户数达69万户。

为更好地支持集体经济组织发展,赣州农商银行与当地农业部门、金融局、财政局等部门合作,创新推出“集体经济信贷通”信贷产品,通过区财政筹集资金设立的风险缓释基金,按1:8的担保比例放款,用于支持辖内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开展果蔬种植、水稻种植、食用菌生产、花卉种植等农业生产,以及发展乡村旅游、集体山林和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等。

自去年“集体经济信贷通”贷款开办以来,赣州农商银行已累计支持77个村集体经济组织,共发放贷款4007.5万元,直接带动8200余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受益农户达2500户。未来三年,赣州农商银行还计划支持400个集体经济、预授信10亿元,以金融“输血”激活农村集体经济。

“这些简单的业务不用跑银行网点了,小区里就能办。”在赣州市会昌县中央星城小区的普惠金融服务站,住户王先生正在扫码缴纳社保。

从今年4月开始,江西赣州辖内会昌农商银行与县城各社区合作,先后在中央星城小区、湘湾首府小区、文园裕景小区、阳光丽景小区等小区设立普惠金融服务站,通过投放自助机具、“云服务”二维码,为居民提供小额存取款、贷款申请、便民缴费、社保咨询、金融知识宣传等便民服务。截至10月底,会昌农商银行普惠金融服务站交易笔数8531笔,收集贷款需求200余笔,累计服务客户1.2万余次。

会昌农商银行还把社区党群服务站工作人员发展成普惠金融联络员,通过加强业务培训和计价激励,实现金融需求有效对接;通过实行网格化管理,为社区居民提供社区团购、课后接送、物业服务、生鲜派送等定制化服务。

据悉,像会昌农商银行这样具有综合服务功能的普惠金融服务站,江西辖内农商银行还有1.4万个,分布在各个社区、行政村,切实打通了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目前,在吉安市泰和县苏溪镇,为有效满足小农户农业生产、家庭消费需求,江西赣州辖内泰和农商银行正开展以“家庭备用金”为主题的农户整体授信活动,为农户家庭提供免抵押、纯信用贷款,农户单人最高可授信5万元,家庭最高可授信50万元。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