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爱静 通讯员 谢军巧
【农村金融时报】
实现共同富裕,主战场在“三农”。如何做好“三农”金融服务,以金融之力推进发展共同富裕?
农业银行杭州分行深化普惠金融业务,做好“农”字文章,交出了满意答卷。
截至10月末,该分行涉农贷款余额超442亿元,支持服务农户10475户。
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农业银行杭州分行如何交出满意的答卷?也许在陈连明身上,我们能够找到一些答案。
近日,记者走进杭州市瓶窑镇张堰村,成熟的稻谷低垂着头在微风下轻轻摆动,收割机在田间穿梭,一派丰收景象。今年57岁的农场主陈连明喜悦地对记者说道:“今年收割后,我要改造厂房,买智能化设备。”农场也需要建智能化厂房?带着好奇,记者跟随陈连明到他的厂房一探究竟。
在陈连明的厂房内,刚刚从农田里收割来的水稻秸秆投入到堆压旋切系统中,秸秆就被粉碎,通过机器的挤压等一系列处理后,秸秆变废为宝,形成了肥料、基质以及土壤改良剂等产品,这些肥料不光可以在自己的土地上使用,还可以出售。
陈连明介绍道,以往水稻收割后,秸秆就地焚烧,既污染空气,又影响环境,还浪费了资源,去年他投入100多万元建造了这个厂房,不仅可以处理自己承包的1500多亩田地的秸秆,也能帮其他村民将秸秆处理后进行销售,从而实现帮助农民增收,共同富裕的目标。
但在建造厂房后,陈明连资金短缺,就连土地承包金都无法按时缴纳。
正在这个时候,农业银行杭州分行走村入户,了解到陈连明的情况后,用“惠农e贷”这款产品,帮他解决了困难。
“真的很感谢农业银行,不到2天时间,就贷给我了30万元,还不用抵押,利率也非常低。”说起曾经的困难,陈连明笑着表示:“有农业银行杭州分行的支持,接下来买智能化设备,再也不用担心资金的难题了。”陈连明对未来的厂房已构思完整,全部引入智能化设备后,厂里只需要一个操作工,就能实现秸秆变废为宝。
“因农而生、因农而长、因农而强,服务‘三农’是我们与生俱来的天职和使命。”农业银行浙江省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杭州分行党委书记、行长吕晓东表示。
图为该分行客户经理到农场了解生产情况。
在服务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农业银行杭州分行全力发挥自身优势,真抓实干,深化发展普惠金融业务,创新产品、优化服务,做好农民发展的资金后盾,真心实意助力农民致富。
在金融产品方面,该分行持续创新,信贷产品不断提档升级。除了能够满足大部分村民资金需求的“惠农e贷”“富村贷”等拳头信贷产品,针对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该分行专门推出了一款特色信贷产品——“乡村振兴带头人贷款”。该产品专门针对在当地具有较大影响力和威望、有较强社会责任感、有一定示范效应能带领其他农户共同富裕的乡村振兴带头人量身定制,授信额度最高可达300万元。自推出该产品以来,该分行已发放16户。
为做好金融服务,有效解决农民融资难问题,该分行实施了乡村振兴专项服务行动,建立行领导挂点联村工作机制,成立了5支乡村振兴党员先锋队、44支青年突击队,并下派20名乡镇挂职干部。该分行各级领导干部、党员带头深入农村一线,全行动员至少一周两次走村串户,对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进行调查摸底,主动筛选潜在客户,建立客户信息档案和金融需求档案。
截至10月末,该分行已累计创建金融自治村、信用村500多个,建立信贷档案25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