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1年11月08日 > 总第511期 > B2 > 新闻内容
汶上农商银行 创新“3+N”模式 打通科技企业融资“新通道”
发布时间:2021年11月0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 本报记者 陈磊 通讯员 向淑芬 刘倩倩

【农村金融时报】

 

今年以来,山东汶上农商银行加大对科技型中小型企业的精准扶持,创新推出“3+N”联合服务新模式,为辖内科创企业打通资金融资新通道。

截至目前,该行已与15家科技型企业办理“税银惠企组合贷”,贷款额度达6000多万元。

部门联动

“一户一策”个性化服务

“融资难,融资贵”是科技类企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难题之一,研发投入高、回报周期长,且缺乏有效抵质押物更让它们“雪上加霜”。

同时,未知的风险使得投资方对于科技型企业的融资需求持观望态度,企业很难得到及时融资。

为解决该问题,汶上农商银行联合税务、科技部门,创新推出了“3+N”联合服务模式。

“3”即银行、税务、科技3个部门,“N”是指企业实际需求。根据企业的不同需求,部门联动,联合成立专家顾问服务团队,对重点企业提供“一户一策”高精专个性化服务,量身定做并派发税收优惠减免政策包、科技包、信贷组合包三类“锦囊”,解决企业融资难题,助力小微企业走稳科技创新路。

实地走访

向科技型企业抛出“橄榄枝”

为推行“3+N”模式落地,汶上农商银行实地调研了山东兰通机电有限公司、汶上县众鑫机械有限公司、山东大佳机械有限公司等科技型中小企业,并精准对接。

针对企业受疫情、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影响面临流动资金短缺的问题,该行专门制定了《汶上农商银行科技成果转化贷款管理办法》,综合企业的实际贷款需求、信用状况及科技实力在利率方面给予优惠,解决了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难、用资难的问题。

互利双赢

打通科技企业融资“新通道”

“3+N”模式的发展,是汶上农商银行落实《关于新时期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快创新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的良好尝试,更是该行寻求多元化合作,搭建多样化渠道的有效探索,不仅推动了各类中小企业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也强化对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政策引导与精准资金支持。同时,科技企业的创新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银行的客户结构,改善了银行投贷联动的环境,使银行助力实体经济行稳致远。

汶上农商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该行将继续“服务‘三农’、服务实体经济、服务小微企业”的宗旨,持续提升对科技型企业的服务能力,为区域经济发展、国家创新发展战略作出更大贡献。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