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1年11月01日 > 总第510期 > A2 > 新闻内容
深化农信改革 刻不容缓且任重道远
发布时间:2021年11月0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编辑部

【农村金融时报】

近日,银保监会首席检查官、办公厅主任、新闻发言人王朝弟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回答有关农信改革相关问题时表示,浙江省改革方案即将落地。这也意味着相关改革方案出炉后,农村信用社省联社改革将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

农信社(农商行、农合行)是构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信社改革也一直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从管理主体上看,为适应不同时期的发展需求,我国农信机构先后经历农业银行管理、人民银行代管等阶段。而2001年江苏省联社的成立,则标志着农信社正式进入省联社管理阶段。省联社的成立是深化农信社改革的重要标志和成果,其在化解存量风险、强化基层行社管理、规范经营、推动改革等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产权制度上看,随着2010年开始的农信社银行化改革不断推进,农信机构产权结构和内部公司治理水平有了显著提升,自身不断发展壮大,一些实力强的农信机构不但改制成为农商行,甚至上市、发起设立村镇银行、控股参股异地银行机构等。目前,已有70%的农信机构改制成为农商银行。商业银行产权模式和经营机制的尝试,也使我国农信社市场化的改革方向逐渐明朗。

不过,随着改革深入推进,农信机构也因内外部环境发生巨大变化而面临新的困难和挑战:一方面,省联社行政化管理与农商行商业化法人治理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省联社难以适应管理和服务基层行社的现实需要。与此同时,农信机构金融科技的投入和应用也滞后于国有大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另一方面,一些农商行在公司治理和股权管理方面仍存在短板;一些法人机构资产下行压力较大,防控风险、化解不良面临严峻挑战;一些城区金融供给充分、竞争激烈的法人机构生存发展困难。因此,继续深化农信社改革刻不容缓。

农信改革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其中既包括理顺省联社管理体制以适应农信机构发展壮大的需求,又包括赋能基层行社,提升其资本补充能力、存款组织能力、客户维护能力以及风险防控能力,更好地发挥支农支小主力军作用。

令人欣喜的是,当前农信社银行化改革已步入后半程,省联社改革已拉开帷幕。让我们期待,随着农商行逐步构建起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和不断完善的现代银行治理机制,以及省联社转变为一个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规范的现代化金融企业,农信机构将为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注入澎湃动能。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