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陈磊 通讯员 董雪
【农村金融时报】
近年来,农发行山东省东营市分行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当先导、补短板、逆周期”职能作用,依托黄河三角洲资源优势,全力支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截至9月末,该分行各项贷款余额138.1亿元,较年初增加13.28亿元,累计投放贷款27.02亿元,同比增加12.21%。
着力打造生态城市“新名片”
黄河入海口泥沙沉积形成的黄河三角洲,是我国暖温带最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但黄河三角洲中盐碱地和涝洼地的面积占到总面积的95%,东营市绝大多数土地都有着不同程度的盐化。东营市委、市政府先后推出“三年增绿”计划等绿化工程,突出“湿地在城中,城在湿地中”的特色,着力做大绿化总量,重点抓好围城林、围镇林、围村林建设。
农发行东营市分行以政府规划为导向,迅速反应,创新产品,细化措施,跟进服务,将政策性银行的优势特点体现到办贷效率上、落实到资金供应上,为提前完成“三年增绿”计划保驾护航。
该分行累计支持林业资源开发与保护类项目8个,投放贷款28.9亿元,支持绿化总面积48.99万亩,以实际行动为东营市“三年增绿”工程增砖添瓦。
东营市“三年增绿”计划的超额完成带动了盐碱地改造工程,全市林木资源总量大幅增加,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境内达到复垦标准的土地越来越多,玉米、小麦、水稻等农作物种植面积显著增加。
拓宽城乡融合发展“新视野”
长期以来,由于东营黄河南展区工程的兴建,当地居民全部搬迁至划定的房台村居住。
受投入不足、面积受限、交通不便等因素影响,房台村群众居住条件差,基础设施滞后,第一产业基础薄弱,二、三产业基本属于空白状态,居民经济来源主要依靠农业和外出务工,收入水平较低。
农发行东营市分行了解到该情况后,坚持问题导向,主动迎难而上,积极对接政府有关部门,联合省市县三级行组织专业调查团队对该项目进行了系统评估,最终向该项目投入了3亿元贷款资金,有效发挥了政策性银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作用。
近年来,农发行东营市分行累计支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项目3个,投放贷款6.85亿元,为地方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注入了农业政策性金融“活水”。
倾力擘画乡村振兴“新画卷”
东营市委、市政府坚持用工业化理念指导农业,用产业化理念经营农业,用市场化手段管理农业,以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为载体和抓手,将因地制宜发展优势产业作为主要目标,着力打造具有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农发行东营市分行紧跟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着力服务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发展,推动种养加结合和产业链再造,持续聚焦农产品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环节,对接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扶持具有东营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园。
截至目前,该分行已支持现代高效农业项目11个,累计投放贷款22.37亿元,有效支持东营市发展大闸蟹、奶牛、生猪、甜瓜、食用菌等特色产业,牢牢抓住了乡村产业振兴“牛鼻子”,挑起了政策性金融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担子”。
农发行东营市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把保障改善民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齐心协力开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中贡献农发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