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陈磊 通讯员 孟令勇
【农村金融时报】
农业生产设施投资大、成本高是制约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为解决这一问题,山东邹城农商银行借鉴住房按揭业务,创新推出了“按揭农业贷款”和“按揭畜牧业贷款”,降低了农业种养殖户的融资成本,开启了金融助力乡村振兴发展新模式。
问诊市场需求 推出贷款新模式
在开展“四张清单”对接过程中,邹城农商银行工作人员发现,农业种养殖户生产设施在经营成本中占据了较高的比重,如农户建造一个草莓种植大棚投资成本在12-15万元左右,一次性投资成本较高。
针对这种情况,该行参照住房按揭贷款推出按揭农业贷款产品,并组建专项工作组进行重点攻关。由班子成员带队多次到农户和相关农业龙头企业走访调研,了解客户金融需求,调研按揭农业贷款推广的可行性,并向政府主管部门和金融监管机构开展专题汇报,推动按揭农业贷款项目的落地实施。
经多方研究,最终确定了具体运作模式,即由国资背景企业或农业专业合作社融资(投资)建设现代高效农业基地,提供现代化全流程农业技术服务。农户“拎包入住式”承包经营,并通过“按揭农业贷”获得信贷资金支持,降低了一次性成本投入,同时结合种养殖业生产周期实际,可以边生产边还款,减轻了还款压力。
强化宣传引导 提升农户接受度
经过多次市场调研和沟通汇报,邹城农商银行最终确定设立按揭农业和按揭畜牧业贷款产品。
为让农户了解和接受按揭农业贷款,该行采用多种方式宣传推广,及时消除农户顾虑。
一是争取政府支持。经过多次专题汇报,按揭农业贷款推广项目得到了各级政府部门的支持,为该贷款产品的推广奠定了基础。
二是开展专题宣传。政府部门牵头召开了多次“按揭农业”项目推广培训会,该行工作人员详细讲解按揭农业贷款的设立初衷及具体操作流程,为广大农户解惑。同时,该行还借助“一村一座谈”活动形式,对按揭农业贷款进逐村宣传讲解,对有意向的农户定向辅导。
三是进行集中走访。该行定向摸排适合开展按揭农业贷款的客户,通过拉列辖内客户清单,由金融村长逐户上门对接,面对面推介按揭农业贷款,帮助农户开拓融资新途径。
精心设计流程 确保贷款安全性
为确保按揭农业贷款各方的合法权益,邹城农商银行业务部门对贷款条件和贷款流程进行多次设计论证,并邀请上级主管部门和律师审核验证,确保贷款产品符合法律法规要求。
为保证贷款办理程序的规范有序,该行制定了《邹城农商银行按揭农业贷款管理办法》,详细规定贷款对象、贷款条件、利率、期限及还款方式等内容,让贷款办理有据可循、有理可依。
截至目前,该行共办理按揭农业贷款45笔、930万元,按揭畜牧业贷款8笔、300万元,解决了当地农业种养殖户的融资难题,为金融助推乡村振兴发展开启了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