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1年10月25日 > 总第509期 > A2 > 新闻内容
金融活水滋养“稻渔茶旅” 工商银行支持贵州普安生态保护建设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2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 见习记者 曹沛原

【农村金融时报】

初秋时节,走进贵州省普安县,茶树成荫、河蟹吐泡、百亩稻田里稻香阵阵、村民在乡间小路上散步……

这是贵州省黔西南州普安县青山镇哈马村“稻渔茶旅”综合种养项目的一个缩影。在这片美丽乡村图景的背后,离不开金融服务的支持。

普安县青山镇哈马村德依坝子“稻渔茶旅”综合种养项目,是普安县在500亩大坝产业结构调整中,因地制宜推出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该项目充分利用德依坝子上方的哈马村马家坪古茶树群、坝子中的几百亩水田沼泽,种植高附加值的红米,喂养稻鱼稻鸭和小龙虾,同时借助立体生态发展农业观光体验旅游。

在操作中,德依坝子“稻渔茶旅”综合种养项目按照“龙头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带动贫困户”的模式共建,引进贵州龙游胜景生态农业种植观光园公司,覆盖青山镇哈马村14个村民组,带动农户883户4032人。

在项目建设初期,工行兴义普安支行积极扶持农村产业发展,向龙头企业提供490万元信贷资金支持,通过“银行+企业”的模式,帮助产业建设基础设施,同时为农户提供就业岗位,助力实现农村变美,农民变富。

“以前我想都不敢想,实施这个项目以后,我们几头得钱,效益翻了好几倍。我家在这个坝子里面有1亩多的田,2019年流转给公司搞生态稻鱼养殖,然后来坝上务工,一天就有100多元的工资。工行也给了我们很多支持,去年有一段时期因暴雨受灾,资金十分紧缺。恰好普安工行的工作人员上门核实受损情况,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他们这笔资金让我们能够放心大胆地走上绿色生态种养殖之路。”回忆起往事,当地农户感触良多。

据了解,在项目建设初期工行完成投入490万元,效果非常好,第一年就为哈马村增加了4万元集体经济收入,让当地农民感到了增收的喜悦,整个项目实施完成后,每亩综合产值就突破了1万元,这是传统农业的4倍。

在各方联动的模式下,当地企业人士也纷纷表示,这个项目让很多人受益。“我们公司给老百姓无偿提供种源和技术,通过统一管理和保底回收实现利益最大化。回收的产品包括稻谷、鱼、小龙虾,经过我们的包装销售,还会有百分之十的二次分红给到农户,有效地利用了这里的生态特点,保障项目长久有序地运行,大家都能过上好日子。”其中一位企业人士说。

在德依坝子“稻渔茶旅”综合种养项目建设发展的同时,采取同样运营模式、引进同家龙头公司的哈马村哈马坝区“稻渔茶旅”综合种养产业项目也发展得有声有色。如今,在一批龙头示范引领下,普安已有越来越多的种养殖户开始尝试走绿色生态种养殖路子。

在信贷投入的同时,工商银行还通过“银行+企业”的模式,帮助产业建设基础设施,为农户提供了就业岗位。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工行加大“三农”金融供给力度,发布了工银“兴农通”品牌,把金融服务送到田间地头,全力支持美丽乡村建设、农业产业融合和农民创业增收,让百姓奔向好日子。

接下来,工行将切实发挥在资金、科技、产品等方面的优势,实现更多优势资源向农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投放,满足乡村振兴多样化、多层次的金融需求。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