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1年10月18日 > 总第508期 > B4 > 新闻内容
闽清联社 积极构建“党建+金融助理+多社融合”机制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1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 本报记者 陈衍水 郑长灵

【农村金融时报】

近年来,福建闽清联社在助力乡村振兴方面下足功夫,成为了当地产业兴旺、农村宜居、农民致富的“好帮手”。

闽清联社党委书记、理事长马昭雄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实践中,我们联社形成了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长效机制,并选派63名干部和业务骨干到16个乡镇、292个行政村(社区)担任金融助理,开展金融助力乡村振兴工作。”

闽清联社积极落实省联社要求,积极构建“党建+金融助理+多社融合”机制,持续贯彻落实“万名金融助理驻万村”工程、推广“供销社+农信社+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等信贷模式,形成生产、供销、信用的新型农村合作经济体系。

“从闽清联社申请到5万元的小额贷款,我就这样开始了创业。”闽清县东桥共创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世华说,“农信社还利用网点和线上商城的平台优势,帮助我销售铁皮石斛,让收入更有保障。”

该合作社是一家专门发展林下种植铁皮石斛,推动林下经济发展规模化、专业化生产经营的合作组织,在供销社、农民合作社、农信社“三社融合”的推动下,该合作社经营的林地种植仿生态铁皮石斛从50多亩发展到现在的1000多亩,产值600多万元。

据介绍,闽清联社通过“多社融合”,打通特色农产品产、供、销渠道,并以农业产业为载体探索“农信社+供销社+农民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加大对合作社和农业产业的信贷支持,进一步深化“产供销”全流程的金融服务。

该联社还依托“福农e购”平台,将农产品上架到农信网上商城,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利用“线上+线下”高频的服务,帮助农户打响产品品牌,增加销路,实现“生产、供销、信用”的三位一体。从信贷支持到“福农e购”平台的运用,该联社对农户提供更为完善的全流程金融服务。

另外,该联社将网点营业厅转型升级,布设多场景服务,将林农或农户、专业合作社生产的农副产品“搬”到信用社营业网点,为客户提供销售渠道;并积极打造“村普惠金融服务点+电商平台+云闪付示范店+信贷产品”模式,实现“多社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