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梁若玎 蒙成浩 覃冠新
【农村金融时报】
广西上林农商银行围绕绿色农业、循环农业、特色农业、品牌农业战略,为优质稻谷种植农户、家庭农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米生产加工企业等提供金融支持,助力生态循环特色农业产业发展。
截至8月末,该行涉农贷款余额30.76亿元,累放农户贷款5.11亿元,农户贷款余额22.81亿元。
促“稻鱼共生”
为生态循环农业赋能
“以金融效能推进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推乡村振兴发展,是我们的使命担当。”上林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黎彬介绍。
在上林县大丰镇三联村云陆庄的稻鱼共生示范基地,禾下成群塘鲺、禾花鱼在稻田间穿梭游弋。
据介绍,“稻渔共生”属立体生态循环系统,即水稻为鱼虾提供稻花和有机物质进食,而鱼虾产出的粪便又可作为稻苗肥料;田鱼喜钻泥土,促进肥料分解,更利于水稻生长。
“我们做农业首选农商银行。”该示范基地的负责人陆茴香在上林农商银行的支持下,成为第一批“稻鱼养殖人”。
6月中旬,云陆庄第一季“稻鱼共生”示范基地开始收割稻谷,一亩地投放的1000斤鱼苗也已成长到3000斤,休耕几年的耕地稻谷亩产达660斤。
“有了第一季的经验,加上土地养分增加,第二季稻谷产量一定稳中有升。”陆茴香说,一水两用、一地双收的“稻渔共生”取得好成效,不仅各项检测结果都达到绿色标准,农田亩产值也超过2万元。
此外,上林农商银行还创建“帮扶创业·同筑梦想”党建品牌,选派55名信贷员深入全县11个乡镇134个村(社区)担任金融专员,实施“万名农信先锋进万村”工程,配合县政府培育创业致富带头人。
截至8月末,该行发放优质大米种植贷款57笔、金额320.5万元;发放优质米加工贷款21笔、金额1768.3万元;发放经营种子农资贷款36笔、金额2264.98万元。
增强农副生态产品
品牌附加值
上林县以构建生态农业产业体系为目标,推进农药化肥减量化行动,打造“六零”农副产品品牌,投放“桂惠贷”,增强生态产品品牌价值,为实体经济转型升级赋能。截至8月末,该行累计发放“桂惠贷”654笔、发放金额2.7亿元。
“我们对具备一定资源优势、竞争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予以重点政策支持,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黎彬表示。
上林县祥发米业有限公司是当地早期创建的两个米厂之一,目前已拥有九七香米、香丝苗米、象牙香米等多个优质籼米品牌。
“都说广西米最贵是上林米,我们祥发品牌大米在市面零销售价68元每斤。”上林县祥发米业有限公司企业主介绍。
据了解,该公司在上林农商银行支持下从小作坊发展到年产5万吨、产值4千万元规模以上的企业。其中,上林农商银行累计对该企业投放贷款440万元,现余额140万元。
“每到粮食收购季,上林农商银行就上门送服务。我们计划明年另申请300万元贷款,扩种2000亩基地,增设烘干机、恒温仓等设备,产能预计将翻3倍。”祥发米业企业主说。
除了支持本土企业做大做强,上林农商银行还通过加大对涉农企业贷款支持,推动企业打造绿色品牌。
据了解,在金融服务和信贷支持下,目前,广西上林县大米优质稻种植面积达55.64万亩,年总产量17.5万吨,是广西首个列入地理标志保护的大米产品,被誉为“用矿泉水种出来的稻米”。
截至8月末,上林农商银行涉农企业贷款余额6.18亿元,全年累计发放涉农企业贷款3.84亿元。
据黎彬介绍,下一步该行将以龙头企业、合作社、产业基地等为依托,带动高值渔、山水牛、生态鸡、光伏电站、生态旅游等更多特色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