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1年09月06日 > 总第504期 > A5 > 新闻内容
农业银行偃师支行 “养蝎贷”助力乡村产业发展
发布时间:2021年09月0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 本报记者 王松 通讯员 张旭毅 李丽萍

【农村金融时报】

走进河南洛阳市偃师区首阳山街道坟庄村刘振海家,他和家人正在院子里忙着分捡蝎子,一旁的蝎房里,成千上万只蝎子在一个个蛋托搭建的窝里爬动。提起养蝎致富的经历,76岁的他如数家珍,向我们娓娓道来。

因蝎毒中的毒素蛋白对治疗风湿、癫痫等疾病有很好的疗效,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刘振海便开始喂养蝎子。

随着经验的不断积累和养殖技术的日益丰富,2003年,刘振海向农行偃师支行申请了5万元的农户贷款,开始自建蝎房,扩大养殖规模。

在他和村委的带动下,村里400户人家,就有200多户养殖蝎子。蝎子每公斤最高能卖到2000多元,收入相当可观,被销往河南、河北、安徽等全国各大药材市场,坟庄村成了远近闻名的“中原养蝎第一村”。

2019年,该支行围绕乡村特色产业,积极履行互联网金融服务“三农”职责,主动到坟庄村调查了解养蝎产业金融需求,制定“一村一品”策略,创新推出“养蝎贷”惠农产品。

之后的几天时间里,刘振海和其他养蝎户们,分别顺利拿到了10万元贷款。有了农行的“贷”动,凭着多年的养蝎技术,大家养殖蝎子也更有底气了。

如今,坟庄村每年平均养殖蝎子达2万多吨,刘振海也因此成了远近闻名的“蝎子王”。坟庄村依靠惠农政策的帮扶,把小蝎子做成大产业,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路子,还被评为洛阳市乡村振兴示范村。

“这些年,我们村靠养蝎子,好多家都盖起了楼房,还买了小汽车,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刘振海感慨地说。

“说到底,还是要感谢农行的好政策。送上门的贷款,利率低,放款又快。农行的支持为我们村的发展帮了大忙。”村妇女主任鲍耐霞说。

近年来,农行偃师支行积极探索乡村振兴金融服务的有效途径和模式,按照“一乡一品”“一特色产业一惠农e贷”的目标要求,累计推出针织贷、葡萄贷、鼓业贷、养蝎贷、专业市场贷、黄杨贷以及鞋业贷等7大“惠农e贷”特色产品,积极落实“线上、批量、便捷、普惠”的总体要求,将单笔农户贷款用信总额提高至30万元,深入推进“三农”数字化金融服务。

截至目前,该支行线上信用贷款“惠农e贷”余额1.3亿元,惠及千家万户,为推进乡村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