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思凯
【农村金融时报】
陈扶军,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教育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陈扶军书法工作室导师。原兰州军区美术书法研究院副院长、书法创作室主任,甘肃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甘肃省书法家协会草书委员会主任。
行草书《咏寒松诗》136×34cm 纸本 2019年
行草书朱熹《春日》 69cm×137cm 纸本 2020年
文韬赤胆七言联 136cm×32cm×2 纸本 2017年
军旅书家陈扶军在时近40年的书法生涯中,以强大的生命意识和书法情怀,研习经典、锤炼笔墨,以跌宕有致的率性书写与朴茂凝重的精神意象为当今书坛所注目,尤为重要的是其鲜明的书法文化自觉意识和艺术审美价值判断,为当代书法艺术发展中的品格坚守与审美内涵的拓殖做出了积极的探寻。
性情和才气是成就艺术修养和艺术表现的第一要素,也是彰显其艺术思想和精神意蕴的根本所在。审析陈扶军书法艺术不难发现,在其精神意象的高处,显在地存活着一种自我性情驱使下的书法文化自觉意识。自觉之在,集约为三:
一是理性选择与独立判断的心智之思。书法传统浩如瀚海,可陈扶军始终将自己书法语言风貌与艺术审美建构的生发支点植根于传统文人的书写风范与精神意蕴之上,历代书法大家的书写风范与精神内蕴均成为他取法生成的主要对象。并在长期的临摹书写与悉心体悟中已与自我性情中粗狂豪迈、坚毅率真的生命本真相契合,以达心境、书境与意境的互通。几十年来,他以开放的艺术视野予以理性审视和判断,并在“繁华”与“热闹”的境遇中,冷静而沉着地立根于书法艺术本体与精神指向的制高点上,且以形与质、意与态、情与趣、气与韵的美意畅达而彰显出艺术审美判断的独立意识与思想定力。
二是整合化裁与艺道相融的通悟之力。刘勰《文心雕龙》云:“盖《文心》之作也,本乎道,师乎圣,体乎经,酌乎纬,变乎骚:文之枢纽,亦云极矣。”与书法而言,也正是如此。陈扶军书法语言建构的基本路径和精神意向正好体现着对文艺之道的遵循。他在其历练技法、体味内涵等的道途上,以三代两汉以来整个中外书法史、艺术史为基础,不仅显出其艺术视野的丰富性,而且在其主导意识上更多地体现出一种宽博的书法文化开放意识和艺术胸怀。可是,在其书法语言与艺术风貌建构的精神内力上,则又彰显出以“变”为主线的超乎寻常的整合化裁与融通提升能力,重在强调“变”的力量与价值。
三是率性书写与积健为雄的意象之美。陈扶军以自我心性的率意畅达,力使自己笔墨表现在格调与意境上实现新的突破,以展现其自我内质的大道之美。其楷书苍雄浑厚、大气凛然;而于手札小品一类,则灵动自然、典雅超逸。尤其是行草书的精神意象与笔墨表现,全然彰显出陈扶军以性情为轴心的率性书写。其放笔直书、收放有度的笔墨表现与轻重错落、虚实相间的空间构成,以及情感传递中的那种速度、力道、激情及墨色氤氲的变化,完全是诗的韵致、乐的节奏与舞的律动的催发和演化。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我坚信,正处书法盛年的陈扶军定然会在既定的书法艺术路径与目标上披荆斩棘,勇往直前,以新的艺术之思和精神气象不断熔冶出属于自己艺术话语和书法风貌的独特品格,尽显其书法艺术之大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