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1年08月16日 > 总第501期 > A3 > 新闻内容
郑商所 广西糖料蔗“保险+期货”项目获立项批复
发布时间:2021年08月1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 本报记者 田耿文

【农村金融时报】

记者从郑州商品交易所获悉,近日,广西糖料蔗“保险+期货”县域覆盖项目——广西百色右江区糖料蔗项目和广西上林糖料蔗项目喜获立项批复。

“此次项目最大的创新点在于引入了‘省级+市县级’财政资金,将特色农险与郑商所的专项补贴相结合。”郑商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项目的实施为“保险+期货”服务乡村振兴探寻了一条新路,可以有效发挥政府补贴资金的杠杆作用,最大化利民惠民。

广西是我国重要的产糖制糖业地区,全自治区有2000多万名蔗农,大量农户以甘蔗种植为生。其中,百色右江区糖料蔗种植面积达15.7万亩,今年预计产蔗约62万吨,产白糖7.39万吨。

同样,糖料蔗是上林县三大经济作物之一,11个乡镇种植全覆盖,今年全县种植面积约8万亩,产量约5.52万吨。

此次立项的项目采用“保险+期货+银行+其他”等模式,与糖料蔗订单收购形成有机联动。

今年以来,为实现对广西特色农业的多方支持,在当地政府继续推出特色农险的基础上,广西财政厅、证监局同郑商所一道与社会各方对接,探讨多方合作的可能性及具体方案,最终形成这一特色农险与交易所资金相结合的模式。

7月26日,《开展期现结合服务广西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建设实施方案》印发,提出推广“保险+期货”服务乡村振兴,将“期货+保险”服务乡村振兴写在主要任务的第一条。

该实施方案旨在加快构建全方位开放新发展格局,促进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高效联动,充分发挥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的功能,推动广西优势产业升级。

记者梳理发现,这背后包含着郑商所多年持续服务广西实体产业的辛劳和服务“三农”的初心。

自2006年1月白糖期货上市以来,郑商所保持与产业企业、中国糖业协会积极沟通,全力服务广西糖业发展。2018年,郑商所出资1000万元并全程指导,全国首例“保险+期货”县域全覆盖项目在罗城县开展。2020年,各方持续为罗城贫困蔗农保驾护航,助力罗城脱贫摘帽。2021年,郑商所继续在全国多个地方以“保险+期货”项目形式助力当地特色农业产业发展。

“此次糖料蔗项目的立项与承做,是各方对广西糖料蔗产业发展共同助力的结果。”郑商所前述负责人表示,该项目有望探寻出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利民之路,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