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1年08月09日 > 总第500期 > B3 > 新闻内容
黄梅农商银行派驻“金融村官”延伸服务触角
发布时间:2021年08月0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 本报记者 戢华盛 通讯员 张俊

【农村金融时报】

今年以来,湖北黄梅农商银行围绕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创新支农服务模式,扎实开展“整村授信”工作,不断加大“三农”贷款投放,用实际行动当好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店小二”和“主办行”。

派驻“金融村官”

搭建政银“合作平台”

在黄梅乡土大地上活跃着这么一群人,他们既是农商银行员工,也是“村官”;他们坚守“挎包银行”优良传统,走进千家万户的生产生活;他们直接为农户送去小额信贷资金、送去普惠金融产品、送去金融防骗知识……

为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黄梅农商银行找准定位,创新载体,以派驻“金融村官”为抓手,汇集地方党委政府、各村组的力量,主动与各行政村开展工作互联,宣传金融政策,推介存款、贷款、电子银行等各类产品;搭建“整村授信”信息联络、营销获客平台,对辖内农户、种养大户、专业合作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及龙头企业等开展评级授信,运用“荆楚小康贷”等微贷产品,最大限度满足他们的资金需求,实现金融服务在乡村扎根落户。

截至目前,该行已累计向行政村派驻书记助理、主任助理等“金融村官”89人,以政银携手互动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发展,推进村银共建、普惠金融与信用村建设工作。

巧借“整村授信”

宣传推介信贷产品

“乡亲们要注意防范电信诈骗,不要点击可疑链接,不要轻信陌生电话,有问题随时可以联系我们。”

“在这里,我也介绍下咱们农商银行的信贷产品——‘荆楚小康贷’只要手机上点一点,贷款资金马上到账,非常方便。”

这是6月18日,黄梅农商银行杨塘支行“整村授信”工作队开展“宣讲活动”宣讲的部分内容。

工作人员向杨列村、刘贩村、殷垅村等村组的村民普及防电信诈骗、防范非法集资、理性投资理财等金融知识,提高村民的金融安全意识;宣传农商银行“整村授信”的金融政策和“荆楚小康贷”申贷快捷、办贷手续简便等特点,吸引广大村民积极参与评级授信。在活动现场,该支行共收集村民信息与金融需求500多条,为后续全方位的精准金融供给夯实了数据基础。

为提高“整村授信”活动的知晓度,黄梅农商银行充分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利用线上线下融合方式,全方位开展宣传活动,先后开展各类微贷进万户、整村授信联谊会、签约会28次,利用微信群、朋友圈等线上方式对整村授信工作进行宣传,累计转发近万人次,营造了“整村授信”浓厚活动氛围。

推行“上门办贷”

延伸金融服务触角

“农商银行服务真是好,电话里预约贷款就有人上门来办理,手续还这么方便,真是没想到。”黄梅农商银行张河支行的客户梅艳新对该支行上门办贷、上门送贷的举措赞不绝口。

据悉,梅艳新是小有名气的蛋鸡养殖专业户,经过多年钻研摸索,他摸索出了一套非常实用的蛋鸡养殖技术,经营效益一直较好。前期,在农商银行的宣传下,他参与了“整村授信”评级建档。这次为了扩大经营规模,便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拨打了黄梅农商银行张河支行驻村服务联系电话,没想到该支行负责人带着信贷客户经理主动上门服务,为他提供了“一次都不用跑”的办贷体验。

今年以来,黄梅农商银行紧扣整村授信“863”规划,按辖内农户建档率达到80%以上、预授信率达到60%以上、签约授信率达到30%以上的标准,推进整村授信达标村建设,并聚焦“服务提升”目标,为有融资需求的客户量身定制服务方案,简化流程、提高效率,帮助“三农”客户做大做强,全力打造“小微金融店小二、乡村振兴主办行”。

截至目前,该行已先后完成了69个行政村(社区)“整村授信”工作,累计走访建档4928户,拓展新型经营主体71户,签约授信客户2532户,累计发放涉农贷款18.14亿元。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