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1年08月09日 > 总第500期 > A3 > 新闻内容
广西北部湾银行 擦亮广西绿水青山的“金字招牌”
发布时间:2021年08月0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 本报记者 韦秋莹 通讯员 陆献宁 梁美娜

【农村金融时报】

联合成立广西(南宁)碳金融与绿色发展创新实验室,加入中小银行绿色联盟,持续提升绿色信贷占比……近年来,广西北部湾银行持续提升绿色金融专业能力和金融服务质效,积极推动更多的金融资源投向绿色产业,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的生态文明目标建设。

规划先行

完善顶层设计

今年5月,广西北部湾银行联合南宁市政府共同发起设立的广西(南宁)碳金融与绿色发展创新实验室正式揭牌。作为广西第一家银政联动探索设立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平台的机构,该实验室将聚焦优化政府及金融资源配置,共同致力研究绿色金融政策和标准、绿色产业政策和市场前景、碳减排政策和技术、绿色产业项目库建设、绿色产品创新等前沿课题和热点问题,为绿色金融产品及服务创新提供平台支撑,通过区位资源、创新探索、金融服务链三个对接,积极探索绿色金融服务新模式,不断擦亮广西绿水青山的“金字招牌”。

同时,北部湾银行还试点成立绿色金融部,加入中国银行业协会设立的“中国银行业支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工作组”,加入江苏银行发起的“中小银行绿色联盟”,协同各类优势金融资源集聚,积极为“双碳”目标注入更多的金融动力。

该行把绿色金融作为重点工作,制定了《广西北部湾银行全面打造绿色金融体系发展方案》。根据方案,“十四五”期间,该行将以践行可持续金融原则、建立绿色资产负债管理体系、持续提高绿色信贷业务占比为发展目标,通过完善机构配置、绿色金融制度、推行绿色金融体系和打造绿色金融产品等十个方面的配套措施,将生态环境因素纳入信贷等经营决策,深入助推全区产业机构、能源结构优化调整,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扩张,为实现绿色生态文明提供金融保障。

点绿成金

守卫绿水青山

在广西打赢碧水蓝天保卫战的进程中,包括北部湾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发挥了重要作用。

广西桂林市阳朔县田家河水源净化厂是漓江流域综合治理的主力军,是北部湾银行近年来发行30亿元绿色金融债券支持的36个项目之一。

在北部湾银行的支持下,阳朔县田家河水源净化厂2020年度内COD削减量3650吨,氨氮削减量219吨,总磷削减量43.8吨,总氮削减量292吨。

随着广西城镇化发展的加速,生活垃圾产量逐渐增加。城市现有的垃圾处理方式普遍存在回收再利用率低、管理不到位、环境污染隐患等问题。

为支持解决上述问题,北部湾银行自2019年起通过发行绿色金融债券方式,投入超过11.6亿元资金,帮助南宁、桂林等地优化处理城市垃圾,助力改善城市环境、打造宜居城市。

近年来,北部湾银行逐步提高绿色信贷总规模,环境效益显著提升,2020年投融资支持的项目减排CO2、SO2等有害物质减排超5万吨。

截至6月末,该行绿色信贷业务余额突破80亿元,比年初新增24.26亿元,绿色信贷业务实现了快速发展。

低碳高效

助力打造新能源体系

以新能源开发清洁能源逐步替代火电,是广西电力系统转型的主要方向。

广西理昂生态能源有限公司是广西发电规模、效益排名前列的农林生物质发电企业,在广西有6家子公司,总装机容量150MW。该公司利用广西丰富的桉树废弃料(树皮、尾枝)、甘蔗叶、秸秆等农林废弃物作为燃料焚烧发电,同时积极布局园区企业集中供热,去年销售电量10亿度,销售收入6.8亿元。

当该企业产生融资需求时,北部湾银行总分支机构高效联动,及时完成授信方案设计、项目准入等流程,为该公司放款1.8亿元,支持企业经营发展。

今年5月初,北部湾银行又成功为广西理昂生态能源有限公司发放首笔固定资产类绿色贷款6900万元。

新能源产业在建设初期离不开银行的大力支持。

广西乐林集团在崇左市投资建设60万立方米高密度板项目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面临资金缺口。

获悉企业有融资需求时,北部湾银行为该集团量身制定了项目建设-运营-供应链融资方案,累计放款4.3亿元。

据悉,项目建成后将为社会创造就业机会3000余个,每年可为林农持续增收超4.5亿元、节约标准煤18万吨、减排二氧化碳43万吨,有利于保证生态环境形成良性循环,有效带动改善民生,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融合共赢。

今年以来,北部湾银行将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绿色升级和绿色服务等作为重点支持领域,截至6月末,累计新投放30.17亿元、66笔绿色贷款,支持了41家企业的绿色项目以及技术改造升级内容。

“我们计划分两期发行60亿元绿色金融债券,今年下半年发行30亿元,明年上半年发行30亿元,目前已完成采购招标。”北部湾银行负责人表示,该行将积极探索具有区域特色的绿色金融业务模式,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