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1年07月26日 > 总第498期 > B4 > 新闻内容
江陵农商银行 助力农户发展特色种养殖产业
发布时间:2021年07月2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 本报记者 戢华盛 通讯员 龚勇

【农村金融时报】

“发展养殖业,资金不足可以去农商银行贷款。”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熊河镇花兰村养鸭大户黄发胜在村支部大会上说道。这句话的背后,是江陵农商银行信贷助力乡村振兴的一个又一个生动故事。

“新鸭倌”走上致富路

“我现在养殖的鸭子主要是荆江麻鸭和绍兴鸭,16万只鸭子,规模扩大了,收益提高了,这些都要感谢农商银行的信贷支持。”黄发胜对前来回访的江陵农商银行信贷员说道。

黄发胜原来一直在外打零工,近几年返乡开展养殖业。刚起步的时候,在家人的帮助下勉强修建了养殖大棚。但储备资金有限,后续购鸭、完善设备等还需要一大笔资金。

正在他发愁之际,江陵农商银行熊河支行驻花兰村的金融村官向他推介该行的“微贷”产品,并对其养殖项目建设情况进行实地考察,汇总资料,及时授信,向黄发胜提供了5万元贷款。

在农商银行的信贷支持下,黄发胜精心经营,并发挥示范带动效应,建成江陵县绿发蛋鸭养殖专业合作社,带动本村21户农户从事蛋鸭养殖,养殖规模越来越大。

今年,凭借黄发胜及其合作社成员的良好信誉,江陵农商银行熊河支行主动上门对接服务,为合作社18户社员授信“荆楚小康贷”,余额突破100万元。

“小吊瓜”带动大产业

“以前想把产业做大,缺钱、缺技术,现在实现了规模化经营,合作社走上了发展‘快车道’。”熊河吊瓜合作社负责人冯师傅说道。

近年来,吊瓜种植已成为江陵县政府推进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产销两旺,为农户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

在短短3年时间里,冯师傅种植的吊瓜承包地从最初的10亩发展到现在的500多亩,还成立了吊瓜种植合作社。

在推进整村授信的过程中,江陵农商银行熊河支行了解到冯师傅在扩大规模、雇工锄草等方面存在资金短缺的难题,便主动联系冯师傅,为其合作社提供65万元贷款,助其扩大经营。

自开展整村授信工作以来,江陵农商银行熊河支行累计为辖内13户吊瓜种植户、2家吊瓜种植合作社提供信贷资金207万元,全力加大对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致富带头人的支持力度。

小龙虾养出好日子

“我当初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流转了10亩虾田,到现在发展到160亩,日子越来越有奔头了。”熊河镇两湖垸村村民张国桂信心满满地说道。

两湖垸村一直被当地人称为“水窝子”,地势低、排灌水都不方便。村民长期以来依靠小麦、玉米、水稻等农作物种植为生,收入有限。村里的壮劳力多数外出务工,张国桂因为身体原因,成为了该村为数不多的“留守者”。

江陵农商银行熊河支行工作人员入户进行整村授信宣传时,得知张国桂有养虾的想法,四处奔走,帮助其了解行情、学习养殖技术,并为其提供了5万元信贷资金,帮助他流转了10亩地,开始尝试稻虾连作养殖。

张国桂不断学习、积累经验,实现稳定生产后,想要进一步提升稻虾连作综合效益,有了建立链鳙和虾蟹混养模式的想法。

江陵农商银行熊河支行又为其提供了20万元信贷资金,支持他购买饲料、鱼苗及其他生产资料,并流转了村民的低洼地,变废为宝。

如今,张国桂的养殖事业步入了正轨,小龙虾养殖规模从最初的10亩发展到现在的160亩。看到张国桂干得风生水起,村里其他外出务工人员也有了回村的想法。张国桂带领有意向的村民,联手成立了养虾专业合作社,免费提供技术指导。

同时,在张国桂推介下,越来越多村民向江陵农商银行咨询贷款业务,想要贷款养虾增加收入。该行持续加大对农户的扶持力度,支持农户开展特色种养殖,把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红火。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