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1年07月26日 > 总第498期 > A6 > 新闻内容
农发行聊城市分行 一颗“粮”心守护百姓“饭碗”
发布时间:2021年07月2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 本报记者 陈磊 通讯员 李晓晴

【农村金融时报】

7月中旬,随着遍地金黄逐渐换上一层绿装,山东聊城市小麦收割全面结束,夏粮收购工作如火如荼开展。

麦子收上来了,怎样卖个“放心粮”“舒心粮”是农民最为关切的问题。作为因粮而生、伴粮成长的农业政策性银行,农发行聊城市分行全力做好夏粮收购信贷工作,保障农民“钱袋”、守护百姓“饭碗”。

确保“钱等粮”“仓容足”

聊城是国内优质小麦主要产区,小麦产量占全省的1/4,仓容量为50万吨,特别是东阿县的优质小麦是国家农业地理标志产品;另外,聊城较具规模的粮食加工厂有68家,粮食年加工能力600多万吨,约占全国10%。因此,做好聊城夏粮收购工作不仅关乎农民切身利益,对下游加工企业扩产增效和满足社会大众对高端麦品消费需求也颇具意义。

为做好夏粮收购信贷工作,在小麦抽穗期,农发行聊城市分行便提前进入夏收“倒计时”,早早开始了紧张忙碌的工作。

该分行主动提升站位,把夏粮收购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召开全市农发行夏粮收购工作会议,传达贯彻上级行精神,深入分析研判形势,研究部署各项工作。5月份以来,该分行党委每周专题研究夏粮收购工作,班子成员随时调度进展情况,对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及时处置,为夏粮收购工作顺利开展打下良好基础。

4月中旬起,该分行着手开展夏粮生产、收购等的调查和预测,与发改委、农业农村局、收购企业对接,采取入村入户入企、座谈交流、问卷调查等方式,共同分析和研判生产成本变动情况、夏粮市场形势,掌握粮食市场动态变化信息,有针对性地做好夏粮收购准备工作。

为确保夏粮颗粒归仓,该分行提前谋划客户布局,做好仓容准备,仅山东聊粮粮食和物资储备有限公司就腾空仓房33口,仓容量8.3万吨,共检修收粮设备60余台套,日入库能力达到1000吨以上,确保收粮“有仓”,让全市粮农吃下“定心丸”。

根据调研分析,该分行结合历年粮食收购实际情况进行资金需求预测,筹措5亿元信贷资金专项用于支持夏粮收购;提前开展贷款调查,在5月份即完成收购网点的布局和授信的专项工作,确保在小麦开秤前将收购资金拨付到企业,做到“钱等粮”。

确保农民企业“双满意”

在山东聊粮粮食和物资储备有限公司,一辆辆满载粮食的车扦样、检测、称重、卸车,很快就完成了粮食售卖流程,前来售粮的农民一个个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从过麦到现在一共送了五百多吨,基本上能做到货到库、款到手。”当地种粮大户任树军笑说。

能做到“粮出手、钱到手”源自于农发行聊城市分行的精准服务。

为确保及时足额供应收购资金,该分行开通了夏粮收购办贷“绿色通道”,前中后台紧密沟通协作,根据企业实际需要,及时请调资金,确保收购资金及时拨付到企业,切实保护粮农利益。

客户经理认真细致审核每一个数据,保证不因系统操作影响办贷效率。企业网银系统“7×24小时”运行服务,确保收购资金供应调拨安全、高效、不断档,同时,充分利用网银等结算服务手段,方便企业和农民售粮,坚决不给粮农“打白条”。

确保粮食安全“根基稳”

由于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玉米等饲用原料价格维持高位,今年粮食市场面临“新情况”。

山东麦收以来,一级优质麦的收购价一度涨到2.7元/公斤,一公斤涨了2毛,部分农民惜售,增加了收储难度;大量小麦替代玉米进入饲料加工行业,结构性矛盾凸显。聊城市分行主动作为,在不出现“打白条”“卖粮难”问题的前提下,坚决守好风险底线,防范市场性收购贷款风险,及时向政府职能部门汇报夏粮收购准备工作,及时发布夏粮收购资金准备情况。

同时,该分行建立多方沟通协调机制,与当地发改委、直属库加强联系沟通,定期召开会议通报情况,关注市场走势,及时研判分析形势,解决收购过程中的问题。

据了解,聊城市夏粮收购于6月8日开秤。截至目前,该分行已发放贷款2.2亿元,支持收购粮食3.97亿斤;发放贷款4790万元,支持2家龙头加工企业入市收购。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